中国储能网讯:经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组委会确认,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纬动力”)决定重点支持2020年第十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 (大会简称“CIES2020”)。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共建储能生态链,开启应用新时代。会议将于2020年9月24-26日在深圳隆重召开。
亿纬动力成立于2012年7月,是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014)的全资子公司,现有员工3000余人。其三大业务板块之一。亿纬动力专注于动力与储能市场,拥有电芯研制、系统集成等锂电产业链核心技术,产品涵盖锂离子动力、储能电池、电池集成系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动车、电动船和储能等领域。
荆门总部
惠州总部
储能市场深入布局
亿纬动力储能产品可应用于通信储能、电力储能和家庭储能。
通信储能,服务中国移动、中国铁塔等运营商、国内主要设备商;
电力储能,与国内多家发电集团、电力设备制造商达成合作,持续提高供货份额,中国储能技术供应商排名前五;
家用储能,协同战略伙伴,布局海外户用储能市场。
4MW/8MWh储能系统产品挺进北美市场
产能位居行业前列
亿纬动力计划总投资75亿元,现已形成产能11GWh,预计到2022年亿纬动力总产值逾150亿元,预计到2022年荆门基地将成为华中地区核心的锂电池研发生产基地。
亿纬动力拥有一支资深、高端的科研团队,通过跨学科多专业紧密结合,形成了强大的研发实力。先后获批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国家发改委“双创支撑平台项目”“湖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湖北省锂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单位”“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动力电池系统设计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及“湖北省工业设计中心”。技术人才实力雄厚
目前,亿纬动力与母公司(惠州亿纬锂能股份公司)拥有近1400人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团队,其中,硕博以上研发人员近130人,技术团队全面涵括电化学、材料、机械、设备、自动化、电子、管理等多学科专业人才,核心技术人员包括国内最早从事锂电池研究的专家,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亿纬动力与母公司(惠州亿纬锂能股份公司)共计申请1370项国家专利,其中4项发明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参与5项锂电池行业国家标准制定,其中包含《GBT 36276-2018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国家标准》、《GJB8173-2015锂-亚硫酸氯方形电池通用规范》、《GJB 2374A-2013 锂电池安全需求》的制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ISO9001、IATF16949、环境体系和国家强检认证。同时,公司正不断加大对锂电池主营业务的研发投入,建设高水平研究院,建成多个实验室和中试线。
亿纬动力的愿景是“做世界上最好的锂电池,成为行业领先企业”,以进入全球动力储能电池第一阵营为目标,经过了近5年的快速发展,截止至目前,今年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全国第六,商用车装机量排名稳居全国前三。
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
在售后服务上,亿纬动力一直坚信,高效、优质的售后服务,是企业的立足之本,是企业的发展之源。亿纬动力荣获售后服务体系的“NECAS全国商品售后服务达标认证五星级”与“CTEAS售后服务体系完善程度认证评价体系七星级”的双项权威认证,这是目前最高的售后服务认证等级。七星级(卓越)售后服务体系认证证书的获评,意味着亿纬动力在服务功能、服务网络、服务质量、服务体系、服务标准等方面居于国内领先水平。亿纬动力将始终秉承“以‘做到最好’为己任,绝不敷衍任何一个细节”的客户服务原则,快速响应客户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为客户提供更专业、高效、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亿纬动力通过不断的创新发展,2020年上半年度,亿纬的动力电池业务共实现营业收入13.6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62.59%。亿纬动力将继续努力,创造价值,为整个产业的发展贡献推力。
CIES2020:储能产业年度盛会
为进一步探讨储能技术在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以及资源再利用全生命周期的研究与布局,推动并完善储能价值的市场价格机制建设,推进先进大容量储能系统技术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网的规模化应用,有力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决定于2020年9月24-26日在深圳市召开“CIES2020第十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和中国储能网联合承办。
本次大会将设置15个专场论坛,分别为:储能大会开幕式及储能产业政策解读专场、储能安全与检测专场(上)、储能系统集成及梯次利用专场(上、下)、储能电站规划与设计专场、储能项目建设与投融资专场、储能电站并网与调度专场、储能安全与检测专场(下)、储能电站建设与运维专场、新型储能技术及应用专场、电力辅助服务及现货交易专场、电力物联网专场、综合能源服务与车电互联专场、氢储能与燃料电池专场、2020储能产业高峰对话暨第十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闭幕式。
为期三天的会议,主办方将邀请200余家产、学、研机构联合支持,150余位行业专家作主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