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力保供 返回

白鹤滩电量争夺的利益链条

作者:管永生 来源:电联新媒 发布时间:2020-09-17 浏览:

日前,国家能源局一纸文件终于吹散了白鹤滩水电站外送的重重疑云。据媒体报道,此前,重庆、四川两地曾经上书国家有关部委,希望白鹤滩水电站电量由川渝电网就地消纳。

对此国家能源局的回复是,为确保国家利益最大化,兼顾各方诉求,乌东德、白鹤滩电站枯水期在云南、四川各留存100亿千瓦时电量,其中云南留存电量包括乌东德电站60亿千瓦时及通过置换方式留存的白鹤滩电站40亿千瓦时,其余电量按原规划方案外送东部地区消纳。

果真是风水轮流转。多年前,电力体制改革的 “导火索”——“二滩弃水”事件,了解电力历史的人士至今仍历历在目,恍然如昨。而今,待字闺中的白鹤滩电量,摇身一变为楚楚动人的窈窕淑女,以致让人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实际上,川渝联手上演“双城记”,背后推手是建立西南地区经济“双子座”的雄心壮志。随着中国工业经济梯级转移步伐推进,川渝地区衔接有续,经济实力悄然长高,在中国经济的版图上已被醒目标记。

毫无疑问,包括水电在内的丰富资源条件,是其招商谈判桌上一摞筹码中面值较大的蓝色筹码。

如今,富集水电资源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从某种程度上看,堪比引凤而来的“梧桐树”,两年前,一大批比特币掘金矿主纷纷“西南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所以,川渝两地希望白鹤滩水电站电量就地消纳并不让人意外。更何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期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当前,以5G为代表的新基建,为经济社会发展赋予了新动能。川渝经济欲提质增效,仅仅依靠承接产业转移显然难以奏效,必须顺势而上,换道超车,占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高地。

或许让人意外,数字产业恰恰是高能耗产业,中电联统计显示,上半年,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服务业快速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长27.7%。

所以,拥有丰富的水电电量,对部分区域经济而言,已经不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初级阶段,而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有道是,谁掌握了能源,谁就掌握了主动权。此言不缪。

水电占多的四川电网,一直存在 “丰余枯少”的结构性矛盾,即丰水期电量冗余,枯水期电量偏少。这一鲜明特点决定了四川电网必须保持开放型、外向型的“友好界面”。

而打造西南电力交换枢纽,早已被嵌入四川电网发展路线图之中,枯水期外购,丰水期外送,一进一出间,实现更大范围的电量转运与平衡。如果输电通道允许,那么这将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川渝之所以敢于“上书”有关部委就地消纳白鹤滩水电站电量,除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自信外,还有网间外送这道最后“防线”。总而言之,资源在手,尽占主动,可谓有勇有谋。

白鹤滩水电站电量争夺背后,是一条长长的利益链,各方诉求“机锋暗藏”,其本质是本方利益最大化。

这并不是坏事。其实,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中央企业,都肩负着各自的使命和职责。或许正因为这种争先恐后的利益之争,才使得中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韧性十足。

国家能源局的回复亦不失为“神回复”,表明其早已洞察各种诉求在字里行间隐藏的利益之争,毋庸置疑,国家利益才是最大利益。一言既出,尘埃落定。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上旬刊)2020年8期,作者系本刊社长/总编。

分享到:

关键字:水电 清洁能源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