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不惧台风”

作者:徐俊钐 来源:中国电业 发布时间:2020-10-02 浏览:

当前,电网发生运行故障的风险不断攀升。一是特高压交直流混联运行的电网形态越来越复杂,电力电子化加剧,频率稳定、电压稳定和调峰问题突出。二是自然灾害、网络攻击等极端事件也带来极大威胁。

就浙江电网来说,台风是首当其中的“常态风险”。1949年以来,共有43个台风登陆浙江,登陆时强度在台风及以上的占比超过六成,其中3个是超强台风。

如何在台风中抵御住狂风暴雨的袭击,是浙江电网一直以来面临的重大考验。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将进一步加强电网的抗扰与自愈能力,实现全网自愈恢复,具备应对重大冲击破坏能力,“不惧”台风。

在应对今年正面登陆温州的台风“黑格比”中,相关初步探索成果得到了检验。

图为国家电网台风预警监测中心员工值班监测台风。陈天文摄

设立在国网浙江电科院的国家电网台风预警中心,是全球首个专业电网台风监测预警机构。

今年8月1日,台风“黑格比”尚未成型,预警中心就发出了第一期预警报告。当晚,这波“扰动”增强为台风,预警中心精准预测到台风温州乐清翁垟街道、洞头县大门镇等地存在大风危害,台州电网红峰支线18号塔等存在风偏和异物外破风险。根据预警,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国网台州供电公司作出了有效的抗台决策和充足的抗台物资准备,为后续减少损失及快速完成抢修奠定了重要基础。

目前,该预警中心完成了包括浙江所有特高压通道在内的4600余基杆塔三维力学分析数据库建设,预警可精确至主材级别;建成七省一市输电线路抗风能力数据库,具备对108万基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杆塔进行台风灾害预警的能力。

图为“数据灾害指南针”系统页面。

今年7月,国网浙江电力还针对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开发了全新数据产品“灾害数据指南针”。“灾害数据指南针”以每小时更新一次的频率,直观展现受灾区域居民大客户、企业、台区及变电站的停电数、累计停电数、累计复电数、累计停电比例、累计复电比例等指标的实时数据及趋势变化情况。该数据产品还通过浙江省政企服务平台及政务专线送至政务网,为政府第一时间提供受灾地区电力中断及恢复情况,助力政府尽早作出有利的抗灾救灾决策。

以抗击台风“黑格比”为例。8月4日7时,温州地区停电户数曲线在48.96万户后出现下行拐点,表明台风对温州电网的实时影响已达峰值。依据这一信息,国网温州供电公司迅速估计出需要投入的队伍、物资总体规模。随着后续抢修的开展,累计复电户数曲线逐减靠近累计停电户数曲线,两条曲线上行趋缓,反映出抢修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灾害数据指南针”的延伸数据产品“灾害恢复指数”也在温州落地。“灾害恢复指数”侧重于市、县、镇三级受灾数据,具有更精细的数据展示场景和更直接的抢修调度指导意义,除了实时滚动显示温州全市客户、企业和台区的电力受损情况外,还能通过多种统计图形展示数据变化态势,辅助提升抢修指挥效能。

“灾害恢复指数”利用无色-黄色-红色清晰标注出温州各区县的复电比例,形成一张实时更新的停电区域热力图。8月4日21时的热力图上,温州鹿城区等区域黄色陆续褪去,停电比例降至5%以下,而乐清市、洞头区两地保持红色,停电比例维持在30%以上。国网温州供电公司统筹安排抢修力量,协调人员及物资从受灾较轻地区向乐清、洞头支援,整体抢修进度加快。8月6日0时40分,台风登陆后不到45小时,温州受灾地区10千伏主干线路全面恢复送电。

“灾害数据指南针”和“灾害恢复指数”能够实现受灾区域停电数据的贯通与展示,提高了数据的传递效率,提高了抗灾救灾的指挥效率,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参考,是电力数据跨专业应用的典型案例。

“灾害恢复指数”“灾害数据指南针”的应用并不仅限于抢险救灾当下,更可为今后抗击台风提供历史经验和改进依据。

分享到:

关键字:高弹性电网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