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拓邦股份定增落空 资金“缺血”致转型风险大幅增加

作者: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1-10-20 浏览: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短期借款3200万元,并需不断为子公司提供财务支持以缓解其资金紧张。增发计划的落空让拓邦股份(002139,股吧)转型锂电池风险大幅增加。

  屋漏偏临连阴雨,拓邦股份(002139.SZ)在取消定向增发后,最新披露的公司三季度业绩亦颇不给力,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了8.81%。

  这对于这家刚刚转型的上市公司来说,显然是件郁闷的事情,其不仅面临着新募投项目或将因资金紧缺而无法正常的运行的问题,企业未来发展也蒙上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定向增发搁浅

  转型锂电池风险加大

  拓邦股份以前的主营业务为智能控制器,去年,该公司决定转型向锂电池领域进军。随后,拓邦股份开始了并购的步伐。

  2010年9月,拓邦股份启动定向增发方案,拟以19.41元/股的底价募集资金3.3亿元,其中1.476亿元主要用于收购并增资煜城鑫电源公司建设锂电池项目。

  拓邦股份当时的增发预案显示,公司拟以2093.75万元的价格收购深港产学研创投所持的煜城鑫67%股权,并对其增资1.27亿元实施锂动力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项目。

  目前的情况是,拓邦股份去年已经完成对煜城鑫的收购。拓邦股份以2093.7 5万元的价格收购煜城鑫67%的股权,第一期1500万元已支付。

  除此之外,拓邦股份原计划在收购煜城鑫后,再增资1.27亿元,用于建设锂动力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项目。资料显示,该项目建设期为30个月,达产后预期年销售收入31845万元,年净利润为7923万元,投资利润率达58%。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被收购的煜城鑫公司是一家早已经亏损的企业。煜城鑫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工艺尚未经过大规模生产的检验,通过该检验尚存在不确定性。且煜城鑫产品要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销售,尚需大量的资金投入和较长的建设期。

  根据拓邦股份最近发布的公告显示,煜城鑫目前还是依赖上市公司财务资助为主。公司表示,对煜城鑫即将到期且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的财务资助予以续期,建设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项目,用于购买设备、改造生产线、补充营运所需流动资金。

  对此,中投顾问IPO咨询部分析师杨文柳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拓邦股份的转型之路将会相当坎坷。

  在杨文柳看来,拓邦股份收购煜城鑫电源科技有限公司67%的股份,正式进军锂电池市场。但是煜城鑫在2010年继续亏损,因此,锂电池业务短时间内难以给上市公司带来明显的影响。“拓邦股份原计划通过增发募集不超过3.3亿元的资金,用于锂电池项目建设。定向增发的终止导致拓邦股份用于募投项目的资金大幅减少,必然会延缓公司在锂电池项目上的发展进度,这使拓邦股份在转型锂电池的过程中遭遇重大打击,转型风险大幅增加。”杨文柳表示。

  三季报业绩下滑

  资金面紧张

  紧随拓邦股份定向增发终止的则是公司三季报的披露,根据公司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68亿元,同比增7.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20.11万元,同比下降了8.81%。基本每股收益仅有0.29元。

  交出如此一份业绩报告,对于拓邦股份来说也许有不得已的苦衷。因为,公司在2011年7月15日披露的2011年半年度报告中预计2011年1-9月经营业绩是同比增长的,预计公司1-9月份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长10%-40%。

  另外,在三季报公司现金流量表中可以看到,公司报告期内的短期借款为3200万元。此外,公司还需不断的给子公司深圳市拓邦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及深圳煜城鑫电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上的支持,以缓解上述公司资金压力。

  一边业绩下滑,一边作为公司“重头戏”的锂电池业务面临着巨资投入才方能给公司带来业绩。因此,作为资金主要来源的定增流产,对拓邦股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对此,中投顾问IPO咨询部分析师杨文柳表示,拓邦股份的未来市场前景取决于自身发展状况和锂电池市场需求。目前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拓邦股份的资金较为紧张,加上定向增发失败,这预示着拓邦股份的锂电池业务不得不降低发展速度。从锂电池的市场需求,未来前景良好,但是目前市场依然有限,并且竞争激烈,拓邦股份能否在市场中立足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因素。

 

分享到:

关键字:拓邦股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