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储能投运项目 返回

新能源汽车暴涨背后:美好预期难遮现实硬伤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4-02-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频频发布利好消息的新能源汽车正在俘虏A股市场上投资者的芳心,上演着只要公司沾上相关概念即股价大涨的闹剧,然而,股价节节攀升背后,却依旧存在着概念公司产品技术不成熟、推广难而导致的业绩差异困局。

Wind统计数据显示,自马年第一个交易日(2月7日)以来,新能源汽车概念股中,万向钱潮上涨4.19元,涨幅达65.98%;比亚迪上涨9.41元,涨幅达24.35%;南洋科技上涨1.95元,涨幅达28.63%等。

对此现象,有机构分析人士指出,伴随着政策的频频向好,新能源汽车近期赚足了市场眼球,然而,仅依靠利好政策培养起来的“温室花朵”抗压能力必定存在问题,同时,地方保护主义也将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的硬伤,短期业绩难以改善,高位进入的投资者存在套牢危险。

政策光环难遮推广硬伤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可谓与政府的利好政策一路相随,也是市场看好该概念股的重要推手。

2014年1月28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四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记者注意到,此次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调整距上次不足5个月,说明政府层面已经急迫地认识到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因此不仅加大了补贴力度,而且承诺补贴具有持续性,以解决参与企业的后顾之忧。

但现实的状况是,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推广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记者查阅资料显示,2009~2013年初,此前示范运行25个试点城市的推广数量达3.9万辆,其中80%以上的推广集中于公共服务领域,包括公交大巴、出租车等,且25个试点城市中,仅一半左右完成率超过50%,示范运营效果参差不齐。

对此,有机构发布研报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节能减排、改善环境意义重大,但作为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无法绕过技术不够成熟、产业发展不充分、产品性价比不足以与传统能源汽车竞争、充电等基础设施亟待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地方保护色彩浓厚,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尴尬现实是,北京的电动车很难打入南方市场,深圳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则一直北上无门。

就连此次被大为唱好的第一批、第二批试点城市也难逃同样命运。今年春节后,深圳市审计局调查报告显示,深圳新能源汽车在公交领域推广力度较大,但公务车和私家车推广进度缓慢。截至2013年6月底,深圳市已示范推广运行各类新能源汽车4346辆,仅占推广目标的一成。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在全国高居第一,但与推广目标3.4万辆差距甚远。

“除了消费者购车观念、地方保护主义的因素外,充电基础设施的欠缺也是推广的阻力之一。”深圳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也称。

记者统计,近日,国家四部委又批复了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名单共26个城市,加上首批入选名单,目前已经有86个城市被列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城市。据统计,第二批城市申报的推广数量超过7.62万辆,加上第一批的约25.9万辆,总数已经超过33万辆。

业绩差异投资需谨慎

对于新能源汽车概念股而言,亮丽的业绩是股价支撑的保证,而目前来看,这一点似乎存在差异,以春节后涨幅最高的万向钱潮为例。

1月22日晚间,万向钱潮发布2013年业绩预告称,预计201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784万元~59740万元,比上年同期的33189.01万元增长50%~80%。

对于增长原因,万向钱潮解释称,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围绕主流主机厂进一步加快产品与市场的转型升级工作,促进了公司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收购了万向通达股份[-2.60% 资金 研报]公司(下称“万向通达”)90%股权,公司因而将万向通达2013年度财务报表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该收购增厚了公司2013年度收益。

而记者查阅相关公告数据显示,万向通达2011年、2012年分别实现净利润为14125.18万、13263.53万,同时,截至2013年6月,实现净利润7008.32万,照此推算,万向通达2013年实现盈利至少过亿,而相应的万向钱潮净利减去1亿,则增速依旧有20%~50%。更为甚者,还有比亚迪预计201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幅度为570%至619%;但南洋科技则预计2013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45%~43%等。

对此,有业内人士称,去年汽车行业确实有所回暖,但主要还是传统业务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实际上并不突出,而且企业之间也存在巨大差异,因而其提醒投资者切忌盲目高位追入,防止套牢。

有机构也称,我国推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趋势不可逆转。随着后续推广力度的加强,整个产业进入概念转实质业绩支撑阶段,看好研发实力雄厚、产业化基础较强的新能源整车企业,业绩不尽如人意的企业要慎重选择。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预期 现实 政策 投资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