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燃料电池发动机和电堆方面有成熟的测试标准和依据,包括DC/DC变换器、储能系统、供氢系统、压缩系统所用的部件都已经有相应的标准。”
在日前举办的FCVC2020上,TÜV莱茵全球电力电子产品服务副总裁兼大中华区太阳能与商业产品服务总经理李卫春如是告诉高工氢电。
TÜV莱茵于1989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检测认证机构,三十多年来,其秉承“与客户共同成长”的理念,为本地企业走向全球市场保驾护航。现在,随着燃料电池产业商业化步伐不断提速,TÜV莱茵依托丰富的检测经验、强大的技术团队以及品牌优势,对燃料电池产业展开全面布局。
客观、中立保障安全与质量
“从制氢、储氢,到运氢、加氢,我们在德国和日本已经拥有非常成熟的检测技术方案,在燃料电池领域的资源开发与专业团队建立已经超过十年。现在,我们的责任就是快速地把这些技术标准要求和解决方案应用到中国市场,能够真正地帮助国内企业提升技术、保障安全,助力国内整个燃料电池产业链的发展。”李卫春表示。
目前,TÜV莱茵已经建立起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储能系统、供氢系统的检测认证体系。包括对安全风险较高的制氢实验室,TÜV莱茵也已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规范进行管控;对于整个燃料电池供应链体系建设和人员能力搭建,TÜV莱茵有相应的服务方案。
TÜV莱茵深耕中国市场30多年,在商业产品方面,过去更多涉足锂电、光伏,以及电动工具、电气零部件等产品的检测认证,现在为燃料电池产业链提供全面的检测认证服务,市场机会在哪里?
“我们要做的就是保证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和技术可靠,并传递给他们的客户,同时让企业了解开发的产品与技术水准在全球市场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李卫春表示。
事实上,中国燃料电池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企业需要专业的检测认证服务,需要第三方机构为产品品质背书。站在采购方角度,需要的是质量保证;站在用户角度,需要的是一份“安全感”、“信任感”。
为什么需要检测认证?
“每一家企业都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在质量和技术水平上达到市场和客户的要求。如何给市场一颗‘定心丸’?第三方机构的工作就是对产品和技术进行客观公正的检测与认证,并帮助企业完善核心技术,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李卫春强调。
以氢气为例,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多电气回路,有热管理系统,有涉外场景,那要怎么符合防爆的要求?特别是现在大家对这类产品的应用信心和习惯还没有建立起来,如何去消除顾虑和担忧?
“在防爆、功能安全、电气安全、热管理等等这些方面要先有一个技术结论。而第三方机构的公正性在于:我们用数据说话,而不是看技术发展方向。”李卫春一语中的。“TÜV莱茵的服务覆盖了电解氢、储氢系统、阀门管道氢瓶、加氢站、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发动机、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供应链等,为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正是基于对TÜV莱茵技术能力、认证评估服务的认可,在此次FCVC2020大会上,重塑科技与TÜV莱茵缔结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就燃料电池产品认证、标准规范建立,以及联合推动试验室平台化服务等多项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而对于国内整个燃料电池产业而言,TÜV莱茵携带百年发展积淀“强势来袭”,将有益于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完善,同时也将推进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在健康、有序发展上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