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际新闻 返回

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氢能和碳捕获储存成减排发展方向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发布时间:2020-10-02 浏览:

eo特约记者 江涛

9月22日-23日,沙特能源部主办了第十一届清洁能源部长级年会(CEM11)和第五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MI-5)。会上,多国提出了各自的温室气体减排时间表以及绿色发展战略。国际能源署执行董事Fatih Birol认为,当前可再生能源成本呈下降趋势,光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使用的最便宜的电源,碳捕获和储存也迅速增长。

他表示,尽管全球正在经历困难的一年,但他对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仍保持乐观。越来越多国家(地区)的政府制定了清洁能源发展规划,很多国家的降息政策使许多需要大量资金的绿色发展项目受益。同时,不少油气公司改进了辅助技术,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亚洲国家加速建设光伏电站

作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国家,印尼拥有良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条件。印度尼西亚能源与矿产资源部部长Arifin Tasrif称,该国拥有400吉瓦的可再生能源潜力。“国家电力公司PT PLN正在全国2000多个地方启动一个能源计划,旨在推动从柴油发电到可再生能源的过渡,容量为2吉瓦。”

印尼正在优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将电气化率从84.3%提高到98.8%,特别是支持边远地区电气化计划。Arifin Tasrif 称,目前,印尼正在西爪哇的Cirata水库建造全国最大的漂浮式光伏发电厂,容量为145兆瓦。这个项目将显著优化爪哇-巴厘岛电力系统的能源结构。

为了支持全球减排承诺,印尼制定了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全国能源结构23%的目标。印尼还决定,到2030年将排放量降低29%。

在以油气为主的中东,阿联酋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走在了地区的前列。阿联酋核能公司已经建成了Barakah核电站的两个机组。在迪拜的Mohammad Bin Rashid太阳能公园,该国第一个绿色氢能发电项目也已获批。同时,阿布扎比还将建设一个装机容量为2吉瓦的大型光伏发电项目,支持该国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达到50%的目标。

英国海上风电项目成本将比天然气低30%

在英国,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和竞争力强的碳价格使煤炭在发电量中的份额从2012年的40%降至去年的2%。英国目前约20%的电力来自低碳核能,到2025年,几乎一半的现有发电能力将被淘汰。

英国商业、能源和产业战略部大臣Kwarsi kwarten称,英国首相约翰逊去年已经宣布,承诺在2021年至2025年期间将英国的国际气候融资资金增加一倍,达到116亿英镑(148亿美元),以筹集更多资金。英国碳信托基金(Carbon Trust)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英国政府的政策支持促使海上风电成本下降,在2025年投产的海上风电项目成本预计将比天然气低30%。

他强调了英国的能源目标:在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在2024年前逐步淘汰现有的煤炭发电站,2040年起禁止销售汽油和柴油汽车,并在2030年前将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提高至30吉瓦。

西欧多国投入巨资发展氢能

德国联邦经济事务与能源部长Peter Altmaier介绍了该国2030年的能源目标,根据该国的《可再生能源法》,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1990年降低55%,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增至65%,减少30%的一次能源消耗(相比2008年)。

在清洁能源技术和部署方面,德国通过了国家氢能战略,目标是到2030年氢电解容量达到5吉瓦。到2030年,德国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98吉瓦,陆上风电达到67-71吉瓦,海上风电20吉瓦以及生物质能8.4吉瓦。Peter Altmaier宣布,德国将投入70亿欧元,用于支持国家氢能发展战略,并投入20亿欧元支持国际间的氢能发展合作。

葡萄牙拥有很低的制氢成本,希望充分利用优势以进一步取代化石燃料的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该国《国家氢能战略》计划到2030年投资70亿欧元绿色氢能项目,希望将天然气管网的氢气比例提升至10-15%。近日,葡萄牙与荷兰签署了绿色氢能协议,两国将开发战略进出口供应链,投入28.5亿欧元合作建设容量为1吉瓦的Sines氢能项目,依靠光伏和风能制氢,将绿色氢气从葡萄牙输送到鹿特丹。该项目也将进一步帮助荷兰在2030年实现淘汰煤电、100%销售零排放汽车以及在该国30-40个城市建立零排放区域的目标。

欧盟能源委员Kadri Simson重申了宏大的发展目标,根据《欧盟绿色协定》,2030年欧盟可再生能源占比将提升至32%,把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55%,力争在2050年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气候中和(即二氧化碳净排放量为零)的经济体。这将有助于实现巴黎气候协定的目标——确保全球平均温度较前工业化时期升高不超过2摄氏度。

北欧启动碳捕获和储存项目

相比欧盟提出的目标,本就在清洁能源领域发展迅速的北欧诸国更是雄心勃勃,芬兰宣布在2035年即要实现气候中和,将二氧化碳零排放的能源使用比例增至60%,瑞典要在2030年将能源利用效率提高50%(相比2010年),204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发电,2045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挪威则表示2025年后销售的新车必须达到零排放标准。

北欧各国大力支持多项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丹麦政府计划2030年前在北海和波罗的海分别建成两个人工能源岛,预计将可以提供至少4吉瓦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并且每年投入8亿丹麦克朗(约合1.25亿美元)用于发展碳捕获和储存技术。挪威政府提交了一项资助提案,将为该国名为“Longship”的碳捕获和储存项目的建设提供超过18亿美元的融资。挪威石油和能源部长Tina Bru称,“Longship”是挪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应对气候变化的项目,可以将捕获的二氧化碳用船运输到北海的储存设备中。该项目不仅能使挪威受益,未来预计还可以承接来自其他国家的二氧化碳。

目前,北欧各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8月31日,瑞典开始运行用无化石燃料生产海绵铁的试验工厂,这是瑞典HYBRIT(突破性氢能炼铁技术,Hydrogen Breakthrough Ironmaking Technology)计划的一部分,旨在2026年实现无化石燃料生产钢铁的技术。该计划有望将瑞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0%,将芬兰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7%。

参考链接:

https://en.antaranews.com/news/157249/minister-highlights-indonesias-clean-energy-strategies-at-cem-11

http://chuneng.bjx.com.cn/news/20200526/1075665.shtml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氢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