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能源公司对中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该公司拥有我国电池及汽车生产商比亚迪公司的部分股权。
虽然已是风电投资领域的老手,此次对第一太阳能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在建的黄玉太阳能电厂(Topaz solar farm)的收购却是中美能源公司太阳能领域的首次投资。该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格雷格·亚伯表示:“此次收购是我们投资另一种可再生能源的战略举措。”
黄玉太阳能电厂项目将耗资20亿美元,规模为550兆瓦,预计在2015年年初建成,届时可为16万普通家庭提供足够的可再生电力。在建设期间,这个项目可以创造约400个工作机会,并使用第一太阳能公司生产的组件。
建设如此大规模的太阳能电站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而这个项目没能赶上美国能源部给太阳能项目提供贷款担保的最后期限,错失政府支持。这就意味着中美能源公司或独立出资,或获得债务融资,或者干脆由巴菲特开支票来支持这个项目。
在全球太阳能行业并不景气之时进入这一领域的举动引来多方关注。有分析师认为,虽然太阳能企业在吸引前期投资方面比较困难,但在整体项目运营上却很具吸引力。因为,太阳能电站将在20-25年内持续发电,带来长期收益。加利福尼亚州大型电力企业太平洋天然气和电力公司(Pacific Gas & Electric Co.)将根据一个25年的电力收购协议,收购黄玉太阳能发电项目生产的电能。
相对于产能过剩、价格下跌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业,电站项目管理被看作是太阳能行业最稳定、最吸引人的部分。巴菲特曾强调基础设施项目的吸引力,即便此类项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收购黄玉太阳能电厂也是他这一投资理念的体现。
太阳能行业分析师迈克尔·霍维茨说:“要注意的是,这不是巴菲特首次投资太阳能技术,他是在投资一座能够至少在未来20年到25年能够产生大量现金流的电站,而该电站恰好是太阳能电站。”
虽然仍将负责项目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第一太阳能公司不得不为项目寻找融资渠道。10月时第一太阳能曾表示,计划未来一年削减开支,并择机重新分配开支,以保证充足的研发资金。第一太阳能第三财季盈利虽攀了11%,但仍远低于市场分析师的平均预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