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山东11月现货来袭,“用户退市”不应是改革的方向

作者:魏燃 来源:能源杂志 发布时间:2020-10-13 浏览:

10月12日,山东11月现货整月试结算的通知终于官宣了。虽然之前媒体已经爆出了通知原文,但电力交易中心官网刊登消息才算是尘埃落定。不过笔者发现,山东电力交易中心的官网上居然错把“整月”写成了“正月”。

当然,也可能不是错别字,意思是说,11月的整月结算结果,不会像5月的试结算拖了将近五个月才结算,到明年的正月,就能完成结算了。

错别字当然算不上这次官宣最大的问题。山东省现货试点之前沸沸扬扬的不平衡资金问题在10月9日也算有了阶段性成果。山东能监办和能源局联合发文,确定“外来电、新能源、涉外应急、核电”四大市场主体按照优先电量比例分摊市场发用电量分时段不匹配产生的不平衡资金(3349.66万元)。

上一次的问题终于在这次试结算之前解决了,为了避免整月试结算产生更多的不平衡资金,山东省“天才般”地创造了一条“低谷用电量超过35%用户可自主选择是否参与”的规则。

表面上看,似乎是因为上次试结算中暴露出了较为严重的“峰谷电价”倒挂问题,才出台了这个规则。但隐藏在背后的“用户退市”问题更值得我们警惕。国家全面放开经营性发用电计划的政策思路,在此受到挑战。

新一轮电改的最终目标是对电力体制进行改革,而绝非单纯的“降低电价、用户受益”。山东5月现货试结算因为新能源大发导致峰谷电价倒挂,本就是未来真实市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不让售电公司、用户、发电企业在珍贵的整月结算试运行中提前感受市场的真实与残酷,只是以“用户退市”这样简单粗暴的方法来避免不平衡资金,未免有违改革初衷。

通过电量数量等级分级的办法,限制了小用户的进入,表面上,是保护了小的售电公司和小用户,实际上,是没有给小的售电公司和用户适应转变的演练机会。不在“浅水区”练习,明年一下子进入长周期结算的“深水区”,结果不言而喻。这个政策的实行,将加速售电市场的整合。

从5月到11月,在长达5个多月的时间里,山东电改为何陷入僵局?不平衡资金的分摊难题的背后,又存在哪些不为人所知的博弈?11月的现货结算试运行,山东电改能更进一步么?

更多内容请期待《能源》杂志10月刊封面报道《山东电改僵局》。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力现货市场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