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市场>电源侧储能 返回

“储能+”开启电力供应新模式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锦浪科技 发布时间:2020-10-17 浏览:

“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承诺,也是对国内的动员令。日前,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意味着,我国在持续为减缓气候变化影响做贡献的基础上,按下了减碳的加速键。

在此多重背景下,清洁能源将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通过一定方法途径,实现清洁能源的经济、稳定、高效利用,是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储能灵活适配各种清洁能源,是实现清洁能源平滑波动、促进消纳接入,实现高效利用的重要法宝。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可以清晰地看到,未来“清洁能源+储能”将成为重要的能源供应形式。

图片1.png

8月27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风光水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在本次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风光水火储一体化”侧重于电源基地开发,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和能源特点,因地制宜采取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等多能源品种发电互相补充,并适度增加一定比例储能,统筹各类电源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积极探索“风光储一体化”,因地制宜开展“风光水储一体化”,稳妥推进“风光火储一体化”。

截至2020年上半年,国内已公布的储能项目

相信在本次征求意见稿以及后续一系列政策的有效引导下,储能将开启我国电力供应的新模式。

数据来源:彭博新能源财经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