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寒潮来袭 国内光伏企业三季度集体巨亏

作者: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2-01-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国内光伏企业近日陆续公布三季度财报。虽然大面积亏损早在业界预料之中,但当看到最终公布的数据,还是让人深感光伏业的“寒意”。
 
    截止到23日,在记者统计的国内外发布三季度报告的15家光伏企业中,有12家出现净亏损。其中,尚德电力与赛维LDK净亏损额最大,分别为1.164亿美元和1.145亿美元,而南玻、通威股份及晶科能源三家企业,虽然三季度没有出现净亏损,但净利润也同比大幅下滑。15家光伏企业净利润的平均同比增长率为-220.28%。
 
    通过分析季报,记者发现对于一些光伏企业来说,三季度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出货量受阻,而是价格的暴跌。
 
    在上述15家光伏企业中,组件出货量增长的企业超过2/3,其中,中电光伏表示三季度总出货量116.2MW(其中光伏组件出货量为115.6MW),环比增长30.1%,这一数字创造了该公司最高季度出货量纪录,但光伏组件平均售价为1.26美元/瓦特,自二季度以来下跌了23.2%。
 
    今年以来,因欧洲主要市场下调光伏发电补贴令需求增长放缓,产业链库存创下历史高位,产品价格降幅达到四成,对企业利润空间伤害极大。
 
    中投顾问研究员萧函认为,目前国内光伏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欧洲市场光伏装机规模大幅缩减使严重依赖欧洲市场的国内光伏企业措手不及,损失惨重。另外,近年来光伏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导致大批企业纷纷扩大产能,造成市场严重饱和。本月初,美国商务部正式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给本就低迷的中国光伏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
 
    因此,光伏企业采取何种措施,尽快从亏损的泥潭中抽身出来就被更加关注。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表示,一方面,在当前各家光伏企业库存普遍较大及欧美市场缩小的情况下,充分挖掘国内市场需求应该是光伏企业的首选,实际上也可以视做一个去库存化的过程。同时,光伏电池和组件生产企业可以直接将业务拓展到光伏电站运营领域,将单纯出售组件转变为出售光伏电站的权益。另外,各大光伏企业也需要尽可能地降低运营费用,主动内部挖潜。
 
    有分析称,中国光伏产品制造企业预计明年需把组件成本降至80美分/瓦特,这较当前水平还要下降25美分。不过,业内人士认为,该目标可能只有几家能以折扣价购进原料的龙头企业能够做到,并预计行业疲软态势会延续至明年。
 
分享到:

关键字:寒潮 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