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惠州市德赛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德赛电池(000049,股吧)(000049.SZ)前日发布的2013年度报告显示,去年该公司合并营业收入达44.02亿元,同比增幅为37.78%。在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德赛电池并没有调低增长预期,今年试图营收50亿元。为此,该公司在报告中透露出加速转型的信号,宣称今年全力开拓电动工具业务,大批量生产可穿戴类产品电池。与之配套的是推出扩大产能计划,将在惠州增加约1.8万平方米的车间。
利润分红每10股送红股5股并派现金2元
根据德赛电池2月25日发布的年度报告,该公司2013年的合并营业收入为44.0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9.47%,同比增长37.78%。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由于进行了增资扩股,此次首度将子公司香港蓝越、越南蓝越纳入合并核算范围。
在德赛电池的主要产品中,电源保护产品去年的销售收入为24.74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3.70%;二次组合电池销售收入达31.2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35.87%(相关数据包含向内部公司销售额)。报告称,去年该公司总资产为33.71亿元,合并后实现利润总额3.39亿元,净利润2.75亿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43.44%。
不过,该公司也坦言存在重大风险。其中一个方面体现在,虽然德赛电池着力优化公司的产品及市场结构,但该公司智能手机电池相关产品占销售总额比重偏大,且其中单一客户业务占比过大,容易造成不确定性。
另一个隐忧在于,最近几年,诸多厂商纷纷进军和攻占移动电源管理系统市场,行业内部竞争日益激烈。
在试图化解单一客户主要产品占比过大的经营风险的同时,德赛电池还面临着规模扩大带来的人力资源成本上升、技术人员和核心业务骨干缺乏的压力。
转型计划扩大笔记本、平板电脑电池业务
随着传统优势业务竞争加剧以及可穿戴设备锂电池、电动工具和电动自行车等新兴市场的需求大增,德赛电池对转型似乎展现出“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的经营思路。该公司计划在2014年实现合并营业收入50亿元(已剔除内部公司间的交易)。为此,其宣布将加大对中型电源管理系统的投入,全力开拓电动工具业务,并扩大笔记本/平板电脑电池的业务份额,实现智能可穿戴类产品电池的大批量生产。
为配合转型需要,德赛电池今年将在扩大产能方面再出新招,其子公司惠州蓝微电子将增加车间面积约4000平方米并优化现有车间布局,另一子公司惠州电池也将增加车间约14000平方米。在自动化设备改造上,惠州蓝微电子将建设小型电源管理系统的自动装配线,开发中型电源管理系统新型校验测试设备,惠州电池则将进一步开发推广封装自动化、半自动化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