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下个十五年 ​ 新能源汽车将从政策驱动逐渐发展为市场驱动

作者:陈仪方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 发布时间:2020-11-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20年11月2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外公布,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以股价大涨欢庆新政策的到来。

《规划》在2019年12月由工信部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最终由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单个产业的发展规划通常都是由相关的部委印发,但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显然“待遇”更高。在此之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也由国务院直接印发。

《规划》从征求意见到最终印发耗时近一年。期间新冠疫情来袭,国际形势变幻,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受到冲击,并获得了补贴延缓退坡的支持政策。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披露的数据,2020年1-9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减少17.7%,但降幅在不断收窄。近期规划落地,与上一年的征求意见稿比,最终印发版本做出了多处调整。

在强制性目标层面,《规划》正式稿提出,从2021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不再坚持征求意见稿提出的“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

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现有的技术水平,以及还没有完全搭建好的充电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实际还不能胜任所有应用场景,“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目标确实有些激进。而且,新增部分如果全部强制要求使用新能源汽车,也会削弱市场竞争,不利于新能源汽车的长远发展。

在指导性目标层面,《规划》提出发展愿景: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稿降低了原定为25%左右的销售比例目标,也不再提及智能网联汽车销售比例要求。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分析,要想实现25%和20%的销售比例目标,新能源汽车产业需分别实现年均复合增长率37.97%和31.95%。因此,尽管目标有所下调,高增长预期仍未变化。

此外,《规划》在新能源汽车的总体发展方向中删除了“共享化”的表述,也不再对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标准提出要求,并增加了涉及安全、质量、动力电池回收等多方面的具体内容。

在过去十多年里,新能源汽车产业借助产业政策的扶持一路发展到今天,成绩显著,从2018年起,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量已经超过一百万辆。但也在不完美的产业政策下,整个行业出现过骗补丑闻、一味迎合补贴政策的技术路线选择和产品设计。合理的产业政策至关重要。

《规划》为未来十五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定下基调。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相比,《规划》不再像从前一样在技术层面提出众多量化指标,也不直接明确技术路线,而是提出要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上的主体地位,鼓励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对过去的政策做出了纠偏。

2020年,马路上的绿牌车已经不再罕见,许多业内人士判断,新能源汽车将从政策驱动逐渐发展为市场驱动。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走向成熟的同时,产业政策也在不断完善,以更好地支持产业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