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早前财政部等五部委正式下发《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指出了申报基础的相关条件以及申报的截至日期(11月15日)。
随着截止日期的来临,氢云链通过相关渠道咨询与了解,掌握了全国各省、市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申报进展工作的最新进展,见表1:
表1 16省市示范城市群申报工作进展情况
本次示范政策有很多尝试与创新,各地方的方案也因此出现新的特点。示范政策不仅仅是氢能产业的示范,同时也是为其他产业新政策模式探路的创新示范。
1、清一色的城市群申报,并有跨省联合申报案例
尽管有多个城市曾尝试单独申报,但多数没有得到批准,最终回归城市群的申报方式。即使是此前盛传单独申报的上海,也传出联合申报的可能此外还出现了多个跨省级行政区域的城市群案例,如京津冀、上海(待定)、川渝等。
这与前期氢云链在《政策解读:定向宽松,小水灌溉!详解燃料电池汽车示范5大要点》中“只能以城市群”的观点一致。
2、各城市群申报进度差异巨大,部分地区方案变化快
由于政策有较多创新,因此各地区在申报进度上差异很大,部分地区的方案一改再改。
进度较快的地区已经提交了申报方案,如山东省等;进度较慢的地区甚至还未形成初版方案,参与城市数量持续变化、城市间权责分配等问题导致方案一改再改,如广东、安徽等,情况变化迅速,方案敲定存在难度。
3、企业“纽带”功能显现
不少企业出现了在一个城市群当主角、同时在其他城市群担当配角的情况,尤其是部分关键零部件环节的龙头企业。这有利于不同省份的城市在未来开展合作,也是氢能产业有别与过去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4、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
多个企业向氢云链反映,“画地为牢”的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出现在本次申报过程中,寻找避免重复建设的方法依然任重道远。
5、落地方案编制过程困难重重
不少企业向氢云链反映,中央的政策框架较粗,在落地方案的编制中存在很多困难,如城市群内部资源协调、自主技术认定等细节问题让方案制定者头疼不已。
6、多个非热门地区态度积极
多个非热门地区的申报态度积极,甚至有一些此前没有产业布局的城市群“临阵磨枪”,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申报方案,意图搭上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末班车。
尽管距离申报截止仅剩10天,但各地的申报方案仍有变数,甚至还会产生较大变化。需要指出的是,据氢云链了解,第一批示范城市群的入围名额将十分有限,可能仅有预期的一半左右。第二批次名单何时出台还不明确,根据“成熟一批,示范一批”的精神和电动汽车“十城千辆”的经验,预计后续批次名单不会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