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国务院2月12日常务会议: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实施跨区送电项目治理大气污染,为特高压技术提供了市场。
国家电网2014年工作会议:力争核准并开工“6条交流4条直流”特高压项目,高于2013年计划(4交3直)。
2014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规划建设12条电力外输通道。其中有8条特高压线路方案已经通过第三方评估,报送国家能源局。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 通过国网交易平台签订126亿千瓦时跨区交易电量,其中123亿千瓦时电量将通过特高压输往郑州。
国家电网巴西公司:参与中标了巴西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直流输送项目,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首次走出国门。
解读:有关特高压的消息密集起来。根据电网公司规划,2020年前特高压建设总投资至少将超过1万亿元。特高压输电技术极有可能成为继高铁之后的又一张“中国制造”名片。(编辑:王志灵)
特高压电网可实现大容量、远距离、低损耗输电。从能源的输出端到市场需求端,用特高压输电已成共识。
但实际上,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建设从去年开始,已落后于计划表,影响建设进程的是直流还是交流的选择。
2月19日,有消息称,八条特高压线路方案已经通过第三方评估,并形成意见报送国家能源局。早在上个月的 2014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业界代表对于直流特高压线路的规划并不存在争议,交流特高压项目争议颇多。
目前,中国的长距离输电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主要用500千伏的交流电网,而特高压输电技术实际上位于电力科技界的金字塔尖,世界上少有国家涉及。因此,在直流和交流两种技术的选择没有可借鉴经验。
中国南方电网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李立浧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南方电网与国家电网智能电网的战略区别就体现为:在大功率长距离输电项目上,南方电网并没有特高压交流项目的规划。
李立浧认为,特高压交流到底怎么运用,目前也还存在很大争议。而这一争议,在目前已建成或在建的特高压输电线路上似乎得到了印证,在目前已建成9条特高压输电线路上,其中6条为直流工程,交流工程仅有3条。
特高压交流输电需要网络的协调,数据显示,国家电网建设的国内首条特高压交流项目“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在验收时,“输电容量最多可达250万-280万千瓦”,与之前宣称的400万-500万千瓦的功率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李立浧表示,直流输电技术与交流不一样,它们解决的是“点对点”的问题,所以其实际运行能力和设计能力数据一般都相差不大。
据最新公开数据统计,2014年提上计划表的特高压项目总投资约3000亿元。其中,直流项目总投资将达约1171亿元,由于业界对直流输电没有异议,2014年进展速度将会较快。
但由于国网及发改委内部目前对特高压交流工程争议较大,国网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仍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