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福特考虑自产电动汽车电池
福特前CEO哈克特曾在7月份表示,汽车制造商自建电池工厂没有任何优势。并在不久前表示,福特不会为电动汽车制造自己的电池。
然而福特新任CEO法利最近表示,电动汽车的零部件减少了40%,意味着它们更容易制造。他指出,福特必须为现实做好准备,当未来几年电气化占据行业25%或50%的份额时,公司将如何处理就业问题。法利指出,制造自己的电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明显答案。
02、研究人员用碳填充物改善锂离子电池性能
据外媒报道,最近研究人员提供了一项通过加入导电填充物改善电池性能的方案。结果发现,对NCM电极来说,SWCNT称得上是最佳导电填充物。
研究人员通过若干光谱技术,如拉曼光谱和X射线吸收光谱,来研究所得到的复合材料。研究表明,将SWCNT加入NCM电极中,能够促进离子和电荷转移,提高电化学利用率,特别是在放电率高的情况下。
03、中材科技为宁德时代提供7微米锂膜产品
日前,中材科技在接受投资者机构调研时表示,锂电池隔膜必然是公司未来几年重点投资培育的产业。公司现在的锂膜产业有两个主体,分别为湖南中锂和山东中材锂膜。
中材科技表示,今年尤其是下半年以来,市场提供给宁德时代的7微米锂膜产品,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公司独供,产品为湖南中锂所生产。
04、比尔·盖茨投资的固态电池公司将借壳上市
比尔·盖茨投资的固态电池公司QuantumScape正通过并购肯辛顿资本,以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方式进行上市。根据Kensington Capital近日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424B3表格,公司将于2020年11月25日召开股东特别会议,以批准与QuantumScape的业务合并建议。
QuantumScape是斯坦福大学前研究人员于2010年在美国圣何塞成立的新公司,主要从事固态电池研发工作,拥有众多固态电池技术专利和专利申请。
05、蜂巢能源投资20亿欧元在德国建电池工厂
11月17日,蜂巢能源(SVOLT)与德国萨尔州(Saarland)联合宣布,蜂巢能源正式选定萨尔州建设电池工厂,包括电芯模组工厂和模组PACK工厂共两个工厂,总投资20亿欧元。
据悉,电芯模组工厂将于2023年年底建成投产,模组PACK工厂最早可在2022年年中投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满足30万至50万辆电动汽车所需的动力电池。
06、将电池集电器重量减轻80% 可降低起火风险
据外媒报道,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与能源部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重新设计了最重的电池组件——集电器(铜片或铝箔),并将其重量减少了80%,还能够立即熄灭起火事件,因而可以让锂离子电池变得更轻、更安全、更高效。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采用该项技术,就可以实现电池研究的两个主要目标: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以及降低笔记本电脑、手机和其他设备起火的风险。当电池以超高速充电时,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充电速度快会导致各种电池损坏问题,甚至引发火灾。
07、星恒参与编制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使用白皮书》正式发布
11月19日,在“绿色出行,智慧交通”——2020中国自行车产业大会上,中国自行车协会发布首个《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白皮书》,绿源、星恒重点参与编制!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使用白皮书》由中国自行车协会主导,绿源、星恒参与编制。星恒电源作为《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使用白皮书》重点参与编制单位,推动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行业首份白皮书的技术发布。
08、英国大学合作打造高效锂硒电池
据外媒报道,英国萨里大学高级技术研究院的工程师与悉尼科技大学的团队合作,探讨如何利用单原子催化剂,打造锂硒电池高效正极。
经过进一步微调,成功生产出原子钴电催化剂、掺氮空心多孔碳和钴纳米颗粒,并通过将硒嵌入中空结构的碳颗粒中,制得碳/硒复合材料。这种原子钴电催化剂可用作锂硒电池正极材料,并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包括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09、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监督检查:27款车型存生产一致性问题
工信部官网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监督检查结果,在近期对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等3个类别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监督检查中,共有25家企业的27个车型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涉及企业包括北汽、广汽集团、广汽本田等企业。
具体来看,新能源乘用车共涉及9家企业的9个车型产品,新能源客车共涉及10家企业的12个车型产品,新能源专用车共涉及6家企业的6个车型产品。
10、大众商用车7.8亿投建PACK工厂
外媒报道称,大众商用车品牌斯堪尼亚(Scania)宣布,将投资超过1亿欧元(约和人民币7.8亿元),在其位于瑞典瑟德泰勒Södertälje的底盘组装厂旁建设一个电池组装厂。
该工厂计划于2021年初开工建设,2023年前建成投产,电芯将由欧洲本土动力电池企业Northvolt位于Skellefteå的电池工厂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