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过程所制备出的超级电容器多孔活性炭材料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4-03-04 浏览:

在众多应用于超级电容器的活性炭材料中,中空活性炭纤维因其特殊的内部中空结构而具有更快的吸附/脱附速率、更小的吸附/脱附阻力、更大的吸附容量等优势而受到各国研究学者的注意,通常用于合成制备中空活性炭纤维的原料为沥青、酚醛树脂等不可再生的石油类资源,且需经过纺丝、预炭化、高温炭化(800~1000℃)、活化等步骤,制备工艺复杂繁琐、能耗高。近年来,为降低原料成本,实现原料的环境友好化及可持续化,各种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成为多孔活性炭制备研究的新方向。但是如何在保持天然生物材料特殊结构的条件下,获得高储能性能的多孔活性炭材料依然面临很大的挑战。

近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齐涛、王毅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采用氯化锌作为活化剂可以在低温下(400~650℃)对苎麻纤维进行一步炭化活化处理。此方法可在保持原料内部天然中空结构的前提下,获得比表面积超过2000 m2 g-1,孔容达到1.08 cm3 g-1的中空活性炭纤维。多种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苎麻基中空活性炭纤维具有较高的电容量(287Fg-1)和良好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由于材料内部中空的特殊结构,同时提高了电解液在材料内部的吸附及迁移速率,显著降低了材料的电阻。一步氯化锌炭化活化法制备苎麻基中空活性炭纤维的方法不仅可以缩短多孔活性炭材料的生产周期,降低生产能耗,所得产品还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储能性能,因此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上述相关研究得到中科院百人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2264)的资助,研究结果发表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2013, 102:31-37)。

过程工程所制备出高储能性能的超级电容器多孔活性炭材料

苎麻基中空活性炭纤维SEM形貌观察(a),比表面积表征结果(b)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c-d)(c:恒流充放电测试结果;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超级电容器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