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报告:气候变化或增加病毒扩散风险 须引起高度警惕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20-11-28 浏览:

中新社北京11月27日电 (李京泽)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7日共同发布《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0):提升气候行动力》(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增加病毒扩散风险,直接威胁全球公共健康,对此须予以高度警惕。

新冠疫情暴发后,病毒传播能力与气候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对此报告指出,两者的关系尚不清晰,但已有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增加病毒扩散风险。

具体表现为:气候变暖可能导致一些原本只在较低温度下才能生存的病原体逐步适应温暖的环境;气候变暖导致的冰川和冻土融化可能使封存其中的微生物苏醒;气候变化引发的温度、降水和湿度的变化会扩大病毒传播媒介的活动范围。

报告特别反思了疫情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新冠疫情的短期减排效果不可持续,气候效应微乎其微。国际能源署预计,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25亿~31亿吨,相比2019年下降8%左右。但世界气象组织指出气候变化并未因新冠而止步。

从长期来看,新冠疫情使全球气候行动进程全面停滞,对全球气候治理和国际秩序影响深远。报告认为,相比疫情对排放的短期影响,疫情防控和提振经济受到各国政府的更多关注,气候变化议题被边缘化的长期影响不容忽视。

报告同时指出,疫情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在全球价值链重构浪潮中,科技创新驱动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为全球低碳转型带来新契机。

除了新冠疫情,2020年澳洲大火、东非蝗灾等灾害的频发预示着应对气候变化亟需提升行动力,而提升行动力首先要明确减排目标。报告强调,为了落实《巴黎协定》,全球需要面向净零碳排放目标加速转型。

中国提出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全球人口最多、碳排放总量最大和经济总量第二的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上坚定了战略方向,明确了发展目标,不仅可以保障国内气候行动持续高效开展,也将为全球气候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完)

分享到:

关键字:气候变化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