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 2020》概述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网能源院 发布时间:2020-12-07 浏览:

概     述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给短期全球能源供需带来严重冲击,对中长期全球能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政治经贸格局必将深刻调整,经济绿色复苏正在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与一致行动,未来全球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步伐将明显加快。

《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 2020》在梳理提炼1980 年以来全球经济社会、能源电力、碳排放等长期演变规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 2019 年全球能源发展的新动向新变化,简要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对 2020 年全球能源市场的短期冲击。

● 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速放缓。2019 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达 206 亿吨标准煤,较上年增长 0.9%,增速较上年下降 1.4 个百分点;全球人均能源消费为 2.68 吨标准煤,较上年微降0.3%。相比 1980 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接近翻番,年均增长 1.8%;全球人均能源消费增长 15.4%,年均增长 0.4%。受疫情影响,预计2020 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下降 5%,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分别下降 7%、8%、3%、4.5%,可再生能源增长 5%。

● 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继续提高。2019年,煤炭消费在 2017—2018 年连续两年小幅增长之后,增速转负,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降至 26.1%;石油消费增速较 2018 年有所下降,占比降至 31.4%;天然气消费增长较 2018 年明显放缓,增速回归至 2010—2017 年平均水平,占比升至 23.2%;非化石能源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占比升至 19.4%,较 1980 年提高 4.4 个百分点。

● 全球电力消费增速为近十年新低。2019年,全球电力消费达 25.2 万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 2.0%,增速为 2010 年以来最低水平;电能占全球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约 19.6%,较上年提高 0.3 个百分点,保持稳步提升态势。分部门看,工业用电占比为 42.0%,自 2000 年以来始终在此水平波动,商业、居民占比分别为 21.2%、26.8%。预计 2020 年,全球用电量下降约 2%,其中商业、工业用电量分别下降 5%、3%,居民用电量上升 1%。

● 全球发电装机稳步增长,非水可再生能源成为主力新增电源。截至 2019 年底,全球发电装机达 74.8 亿千瓦,较上年增长 3.6%,其中非水可再生能源贡献全球新增装机的 64.0%,占总装机的比重达到 19.2%。2019 年,全球发电量达27.1 万亿千瓦·时,较上年增长 2.7%,其中非水可再生能源贡献全球新增发电量的 49.4%,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 10.0%。预计 2020 年,煤电、气电、核电发电量分别下降 7%、2%、5%,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 5%。

● 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在连续两年较快增长之后放缓增长步伐。2019年,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达 333 亿吨,与 2018年基本持平,结束了 2017—2018 年的较快增长态势,主要是发达经济体电力部门碳排放大幅减少。1980—2019 年,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增长近九成。预计 2020 年,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下降约 7%。

2019 年以来,以欧盟成员国为代表的越来越多的国家先后明确了碳中和时间表,不断汇聚起携手落实《巴黎协定》温控目标的有效力量。2020 年 9 月,习近平主席郑重宣布“中国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极大重振了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信心与希望。

《全球能源分析与展望 2020》着重考虑疫情影响、各国能源转型政策和碳中和目标,更新了基准、加快转型、2℃三个情景设计,面向 2050年开展全球分品种、分部门、分地区能源展望。与2019 年版报告相比,中长期能源需求总量有所下降,能源清洁转型步伐加快,碳减排和温升控制取得更大成效。三个展望情景对疫情防控的假设保持一致,均认为 2021 年疫苗研制取得决定性进展、全球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

● 基准情景:能源效率水平持续提高,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稳步推进,技术创新潜力平稳释放,自主减排承诺全部兑现,并在 2030 年后保持政策连续性。

● 加快转型情景:能源效率水平进一步提高,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成效显著,能源气候政策趋于严格,终端电气化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速。

● 2℃情景:以实现全球 2℃温升控制目标为约束,考虑各国已公布的碳中和愿景,能源效率水平大幅提高,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快速推进,颠覆性能源技术取得突破,电气化达到更高水平,可再生能源实现更大力度替代。

全球能源消费总量 2023 年恢复至 2019 年水平。短期内的疫情防控举措和全球供应链循环受阻,给能源设施运维、能源项目建设带来一定困难;能源价格的剧烈波动增大了能源投资的不确定性,对能源供应基本面产生负面影响。展望近期,煤炭需求持续下降,发电用煤、工业用煤均增长乏力;石油需求回到疫情发生前水平后还会实现一定增长,但预计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天然气需求增长表现出一定韧性,在发电、燃料、化工等领域均呈现增长态势。总体研判,预计全球能源消费总量 2023 年恢复至 2019 年水平;若疫情出现反复、病毒持续扩散,恢复时间或推迟至 2025 年前后。

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增长动力仍较为强劲。展望中长期,全球经济增长、人口规模扩张导致全球能源需求增长动力仍较为强劲。在基准情景下,全球一次能源需求持续攀升,2050 年约 252 亿吨标准煤,较 2019 年增长约 22%。在加快转型情景下,2035 年前后全球一次能源需求进入平台期,2050 年约 223 亿吨标准煤,较 2019 年增长约9%。在 2℃情景下,全球一次能源需求较快进入平台期,2035 年前后开始大幅下降,2050 年约188 亿吨标准煤,较 2019 年下降约 9%。

全球碳减排步伐加快,但要实现 2℃目标仍任重道远。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导致全球碳排放骤然下降,各国普遍采取积极举措加快能源清洁转型、推动经济绿色复苏;此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碳中和时间表,将对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产生深远影响。在基准情景下,全球碳排放在 2035 年前后达峰,2050 年较 2019 年高约 7%,全球平均温升超过 3℃。在加快转型情景下,全球碳排放在 2025 年后持续下行,2050 年约 223 亿吨,约为 2019 年的 2/3,全球平均温升在 2040—2045 年间超过 2℃。在 2℃情景下,全球碳排放快速下降,2050 年仅约为 2019 年的30%。

一次能源结构迈向清洁低碳,煤炭需求持续下降,石油需求 2030 年前达峰,天然气需求平缓增长。在加快转型情景下,全球煤炭需求持续下降,北美、欧盟、中国等煤电装机大幅减少,以印度为代表的亚太发展中国家煤电略有增长;石油需求 2030 年前达峰,主要是汽车用油较快达峰,交通电气化快速推进,氢能、生物质在交通、化工等领域实现一定程度替代;天然气需求 2035 年前后达峰,天然气发电更多用于保障高峰时段电力供应和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灵活性;非化石能源占比大幅提升,2050 年约为 40%,较 2019 年提高约21 个百分点。

全球一次能源需求的重心继续向亚太转移,发展中国家贡献绝大部分增量。发达国家能源需求延续饱和或减少态势,发展中国家则保持稳定增长,贡献绝大部分增量。在加快转型情景下,亚太贡献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增量的 70% 左右,其中印度、东盟接续中国成为全球增长的中心,欧洲、北美地区能效不断提高,需求有所下降。

全球终端能源需求增幅高于一次能源需求增幅,电气化水平大幅提升。受加工转换效率提升及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影响,终端能源需求增幅将高于一次能源需求增幅。在加快转型情景下,全球终端能源需求 2040 年进入平台期,2050 年约 165亿吨标准煤,较 2019 年增长约 14%。各国普遍支持电气化发展,加快转型情景下 2050 年终端电能占比约 40%,较 2019 年约高 20 个百分点,比基准情景(34%)约高 6 个百分点。在 2℃情景下,2050 年全球终端电能占比约 52%,较加快转型情景进一步提高。

2050年全球电力需求增至约60万亿千瓦·时。虽然能效提升会减缓用电增长,但受工业化进程、电气化加速、城市化发展等因素驱动,全球电力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在加快转型情景下,2050 年全球电力需求约 60 万亿千瓦·时,较 2019 年增长约 1.4 倍。

可再生能源以较快速度渗透融入全球能源系统,全球发电装机快速攀升。为应对气候变化、满足用电增长,各国普遍将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电力发展的战略选择,明确设置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目标或占比目标。在加快转型情景下,2050年全球发电装机增至约 251 亿千瓦,其中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 60% 降至不足 20%;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在 2025 年前后约为 50%,2050年超过 80%;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在 2035 年超过 50%,2050 年超过 70%。

全球工业用能需求增速逐步放缓,煤炭和石油占比有所下降,电能占比快速提升。考虑能效标准范围不断扩大、能源管理系统逐步推广、能效审计制度普遍实施等举措带动能源效率稳步提高,工业部门能源需求增速逐步放缓。在加快转型情景下,2050 年全球工业用能需求较 2019 年增长约16%。受北美、欧盟、中国清洁低碳发展影响,工业用煤占比较快下降;石油作为工业能源的竞争力有所降低;化工行业用气需求旺盛,主要是作为原料或燃烧产生高温蒸汽;电能占比从 27% 快速提升至 50%。

全球交通用电增幅远高于用能增幅。未来,发展中国家对交通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需求快速提升,预计 2050 年全球交通服务需求增长约 1 倍。但受内燃机效率提高、电气化进程加快等影响,交通部门能源需求增长明显放缓。在加快转型情景下,2050 年全球交通用能需求较 2019 年增长约14%,其中全球交通用电需求增长约 15 倍,占交通用能的比重升至 22%。具体地,公路电气化水平从几乎为零升至 26%,铁路电气化水平升至80%,航空、航运电气化水平提升有限。

全球建筑用能需求增长以电为主。未来,更多国家实施家用电器的强制性能效标准和能效标识计划,新兴市场国家逐步淘汰白炽灯等低效电器,绿色建筑、被动建筑蓬勃发展,建筑领域能效水平稳步提升。在加快转型情景下,2050 年全球建筑用能需求较 2019 年增长约 15%。分品种看,建筑用煤逐步减少,转向了天然气和电力;建筑用气小幅增长,主要在采暖和烹饪领域替代煤和油;建筑用电大幅增长,占比迅速提高,主要是电器、制冷、采暖等需求增加,2050 年居民、商业部门电气化水平分别达到 55%、73%。

2050 年全球能源消费强度降至目前的一半左右。1980—2019 年, 全球能 源消费强度从3.69 吨标准煤/万美元降至 2.42 吨标准煤/万美元,累计下降 35%。综合考虑能效政策支持、技术进步推动、管理手段提升、市场化改革进程等因素影响,全球能效水平将加速提升,预计2050 年三种情景下全球能源消费强度较目前下降46%~61%。其中,欧美地区能源消费强度约下降 50%,能效始终处于领先水平;亚太地区能源消费强度下降近 2/3,能效提升幅度最大。预计到2050 年,能效提升可累计帮助减少 23%~30% 的能源需求。

欧盟能源转型在战略、法律、市场、公众行动、技术等多方面持续发力,已取得明显成效,为各国能源转型实践提供良好经验与借鉴。1990 年以来,欧盟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逐渐脱钩,能源效率持续提升,可再生能源迅猛发展,能源转型取得明显成效。通过制定一系列能源转型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目标与法律,灵活运用市场机制,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大力创新推广低碳技术,欧盟能源转型从重点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向全方位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经济竞争优势、增强全球话语权转变。未来欧盟能源需求与碳排放将继续下降,能源结构持续调整,2050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将超过 80%,保持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能源需求及碳排放逐步达峰,为全球能源转型作出显著贡献。2010 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增速逐步放缓,能源结构趋于清洁低碳,向全球提供很大份额的清洁能源设备,碳排放快速增长局面基本扭转。2020 年 9 月,中国提出“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未来将制定一系列政策,继续为应对气候变化付出艰苦努力。在 2℃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于2025年前后达峰,之后持续下行,能源结构加快朝着清洁化、低碳化、电气化的方向调整;能源相关碳排放于2025年前后达峰,之后稳中有降,与欧美部分发达国家一道为全球减排作出显著贡献。

分享到:

关键字:能源转型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