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理想丰满,但现实骨感。万向钱潮近日发布的一则澄清公告,导致券商报告被指“闭门造车”,也反映出机构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乐观预期与公司、行业实际情况间存在差距。
万向钱潮3月3日发布公告,表示未曾接待国泰君安的调研,公告涉及国泰君安2月27日发表的一份研报,其中称“万向钱潮就是新能源车投资标的”,认为“看好电动车的前景就可以认同万向电动车公司必然会正常盈利,那么万向电动车注入万向钱潮就是早晚的事”。该报告表示,由于公司新能源产业链属性突出,上调万向钱潮目标价至15元,市盈率(PE)36倍,维持增持评级。
证券时报记者发现,2月17日,同一分析师曾推出《万向钱潮:完成新能源汽车整车与电池布局》的研究报告,按照25倍PE给予万向钱潮目标价为10.5元/股。
上述两份报告均围绕着万向集团旗下菲斯克和A123间可能产生的协同效益、万向电动车未来注入上市公司预期等内容做出分析和评级。从2月17日到27日,万向钱潮的经营状况未发生变化,汽车销售市场和国家政策上也没有出台相应利好,变化较为明显的是万向钱潮的股价和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逐渐发酵的热情。
2月25日,万向钱潮因股价异动发布公告称,“公司管理层没有提出投资万向电动汽车的动议”及“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的生产与消费受制因素较多,预计在未来2年内,万向电动汽车整车难以形成规模”等内容,提示投资风险。
但风险警示被机构选择性解读为另一种利好:国泰君安在后一份研报中称,“万向钱潮25日的公告,说明公司正在致力于开发电动汽车的电机和电控,集团承诺注入的万向电动车具有整车与电池”,因此机构将PE由25倍上升至36倍,股票目标价格从10.5元/股变为15元/股。
2月17日后,万向钱潮连续三日一字涨停,截至3月3日公司再度发布澄清公告时,股价已经由8.71元/股飙升至12.95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