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阿里,西藏最西部的地方,全国陆路最后一个接通大电网的地级行政区域。12月4日,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正式投运,该工程总投资74亿元,跨越西藏自治区2个地市10个县(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运距最远的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结束了阿里地区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彻底解决阿里地区缺电问题,为沿线38万农牧民送去安全可靠的大网电,为藏乡生产生活翻开新的一页。
亮了!希望的种子茁壮生长
雪域高原的冬天总是寒冷而漫长,湛蓝的天空下,阳光刺眼,却让人感受不到温暖。
在西藏的西部,世界屋脊的屋脊,一座座电力铁塔在条条银线的牵引下延伸向远方,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电能,温暖着人们的心堂儿。
在阿里地区普兰县巴嘎乡塔尔钦小镇,57岁的赤来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大网电。“以前到了冬天,晚上只能看两个小时左右的电视,现在好了,想看多久看多久。”12月4日晚上,在明亮的电灯下,赤来的4个小孙子高兴地看着动画片,赤来的老伴儿收拾着家务,一家人其乐融融。
12月4日,阿里联网工程正式投运,这标志着全国陆路地区最后一个地级行政区域正式接入国家大电网,西藏由此迈入主电网覆盖全区7地市、74县(区)的统一电网新时代。
从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到阿里地区噶尔县,阿里联网工程平均塔位在4500米之上,3次跨越雅鲁藏布江,翻越海拔5000米以上的孔唐拉姆山、马攸木拉山,总投资74亿元,输电线路全长1689千米,为沿线16个县近38万农牧民的生活改善、生产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
塔尔钦小镇位于冈仁波齐峰神山脚下,是信众转山的起点和终点。这些年,依靠当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塔尔钦小镇的宾馆、店铺发展颇快,与周围的农牧业村庄形成了鲜明对比。但由于小水电、小光伏供电不稳定,停电是常有的事儿,轰隆隆的汽(柴)油发电机声时常在小镇上回荡。
这几年,和小镇上的很多村民一样,赤来和老伴儿吃上了旅游饭,经营着一家家庭宾馆。最开始,赤来和老伴儿在转山路上开餐馆、卖小零食,后来发现游客们住宿需求旺盛,便从2012年经营起家庭宾馆,短短几年间,已经有50间客房,在夏季旅游旺季时几乎天天爆满,很多都是回头客。
随着游客的增加,赤来改造了客房设施,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以前供电不稳定,客房里的电器都不能正常使用,游客们经常抱怨。”现在有了大网电,赤来的苦恼烟消云散,他们再也不用担心漫漫长夜,家用电器也都不再是摆设。
光明孕育着希望,传递着幸福。
日喀则市定结县陈塘镇,处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坡,珠峰东南侧的原始森林地带,是典型的边境乡。今年,“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工程与阿里联网工程的投运,有效改善了陈塘镇沿线供电情况,为陈塘镇送去了充足稳定的电能。
12月7日上午10时,陈塘镇中心小学的老师们打开多媒体教学设备,带领学生们开启新一天的学习。陈塘镇中心小学老师巴桑回忆说:“以前小镇上经常分区域供电,一半有电,一半没电,我们的手机时常没有信号,好像与世隔绝一样。学生们晚上上自习经常要备着手电筒,家里也备着很多充电台灯、蜡烛,以备随时的停电。”正在读四年级的仓木决小姑娘闪烁着明亮的大眼睛说:“以前天黑了,灯泡特别暗,什么都看不到。现在灯泡可亮了。”
巴桑初中时考上了内地西藏班,在内地学习了十年,深知陈塘与外面世界的巨大差距。巴桑大学毕业后回到了陈塘镇当老师,刚回来时吃饭、生活都很不适应。
现在有了大网电,巴桑用上了电脑,可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传授知识,帮助学生们开阔视野,走出大山,去到更广阔的世界。巴桑相信,播撒希望的种子已经发芽,他的学生们可以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大电网的到来,给阿里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普兰县普兰镇西德村角入组,西德稞原地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片忙碌,金黄色的饼干在生产线上整齐地排列,细腻雪白的糌粑粉在机器的转动下不断流出。
西德村位于孔雀河畔,海拔较低,光照充足,盛产青稞和油菜。早在2002年,西德村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建起了西德糌粑加工厂,主营糌粑和油菜籽加工。2018年,西德糌粑加工厂利用援藏资金665.22万元,新建了糌粑加工厂房和糌粑饼干加工线。2019年,该厂又整合西德村清油、糌粑加工合作社,成立西德稞原地食品有限公司,实现年销售收入近百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出产的西德白糌粑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得益于此,普兰县推广种植白青稞3159亩,为群众增收100万元。
经理普布次仁看着不停歇运转的机器和忙碌的工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以前供电不稳定,容易造成原料浪费,工人们也不能好好工作。”普布次仁介绍,以前停电了,工人们没有干活,但企业还是要照常付工资,成本压力很大,不敢扩大规模。
现在供电稳定了,普布次仁整个人都喜气洋洋,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计划着扩建厂房,采购更多的机器。
在陈塘镇洼雪村,39岁的拉巴塔杰是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他经营着家庭宾馆、农产品加工厂、养殖场,还组织了建筑施工队。
接入大电网之前,拉巴塔杰经营的产业基本都依靠柴油发电机供电,总共用着16台发电机。他曾打趣说,他的收入基本上贡献给了发电机,赚不了大钱。
随着大电网的到来,拉巴塔杰的发电机闲置了下来。他还购买了4台立式大空调,给每个客房都配备了电热水壶。现有的家庭宾馆是2015年开业的,改造起来比较麻烦,拉巴塔杰盘算着,明年春天再物色一个地方,重新盖一个4层宾馆,好好装修一番。
更让拉巴塔杰惊喜的是,现在他的电费成本大幅度下降。“拿家庭宾馆来说,以前发电机不敢一直用,开一会儿,停一会儿,每月至少要3500元电费。现在24小时放开了用,刚过去的一个月才花了150元。”拉巴塔杰对此颇为满意,他计划着给加工厂添置塑封的机器,给施工队配备一台大型搅拌机,为来年大干一场做着准备。
可靠稳定的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西藏阿里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刘宏说:“阿里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前由于经常拉闸限电,许多游客来阿里旅游,住宿、吃饭等体验很不好,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阿里联网工程是阿里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器,充足的电力在加快阿里地区招商引资步伐的同时,还为自治区铁路规划布局打好基础。”
稳了!阿里电网人的底气足了
翻越海拔5211米的马攸木拉山山口,便从日喀则进入了阿里地区。如今,在马攸木拉山山上不仅有蜿蜒曲折的公路,还有高耸入云的输电铁塔,输送着阿里人民日夜期盼的电能。
阿里联网工程正式投运,西藏电网形成统一电网,阿里联网工程副总指挥长洛桑达娃内心激动不已。投身电力事业28年,这一刻他等待了太久。
1994年5月,洛桑达娃在原西藏地热开发公司任技术员,他所在的工程队负责阿里地区朗久地热电厂发电工作。时任阿里地委书记的孔繁森亲切接见了工程队,并希望能早日解决阿里缺电问题。这些年,洛桑达娃时刻谨记孔书记的教诲,想为阿里早日送去大网电。
如今梦想成真,洛桑达娃像初入职的小伙子般高兴。
西藏阿里札达县供电公司总经理索南多吉,以前最发愁的就是秋冬天,小水电供电不足,当地用电负荷远超发电量,限电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今年40岁的索南多吉投身电力事业已有20年。2000年,索南多吉从部队退役,恰逢札达县建设托林水电站,便被分配去水电站施工现场当监理。2003年,托林水电站建成投运,索南多吉便留在了这里。
托林水电站投运后,札达县有了稳定的电源点,用电量几乎每年都增长一倍,高峰时刻用电负荷达1500千瓦,而托林水电站装机仅为800千瓦。在寒冷的冬天,札达县最低气温能达到零下30摄氏度,为了多发电,索南多吉和同事们经常在河里凿冰,冻得双脚、双手都没了知觉,然而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冬季严重缺电的困境。
“我们这边有独特的土林景观,还有古格王国遗址,旅游资源很好。但以前到了冬天,街上的很多商户就关门回家了,因为供电不稳,发电机发电成本太高,商户们负担不起。”索南多吉回忆,以前札达的冬天很萧条,但今年大网电的到来让商户们有了信心,大多数商户都没有歇业,一些卖家用电器的店铺生意格外好,居民们掀起了家用电器采购潮。
曾经有游客跟索南多吉聊天,说五六年间阿里都没什么大变化,还是经常停电。这一度让索南多吉抬不起头。如今,这种日子一去不复返,大网电注入阿里电网的毛细血管后,整个阿里有了向上生长的顽强生命力,索南多吉等电网人的底气更足了。
在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大厅,大屏上闪烁着发电量和用电量的实时数据,调度员目不转睛地盯着跳跃的大屏,保障着整个西藏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国网西藏电力副总经理陈波说:“大电网将为阿里电网提供强有力支撑,国网西藏电力将不断提高运维保障能力,创新调度手段,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如今,碧玉湖边,雪山山脊,茫茫高原上,安全可靠的大电网源源不断地输送着传递幸福的电能。雪山深处的人家充满欢声笑语,幸福生活焕发出勃勃生机。
阿里联网工程大事记
●4月22日 国家发改委下达《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能源[2019]739号)文件。
●6月6日 阿里联网工程变电站“四通一平”正式破土动工。
●7月3日 阿里联网工程建设指挥部驻地后勤保障工作正式启动。
●7月25日 阿里联网工程建设指挥部完成全线23个医疗站和3个习服基地的建立。
●8月18日 阿里联网工程500千伏线路首基基础浇筑。
●9月17日 阿里联网工程开工动员大会召开,阿里联网工程正式开工。
●10月20日 阿里联网工程正式进入全冬季施工阶段。施工人员冒着高原极度缺氧、狂风暴雪,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严寒,开始攻坚沼泽地基础施工。
●11月16日 阿里联网工程沿线500千米范围冬季施工沼泽地120基铁塔物资供应工作全部完成。
●12月11日 阿里联网工程500千伏线路首基铁塔组立。
●12月26日 阿里联网工程全线3352基铁塔塔材按计划全部完成生产和发运,共计11万吨。
●2月20日 阿里联网工程率先复工复产。
●2月27日 阿里联网工程复工后首批物资发运。
●3月3日 第一批集中隔离(施工、监理、业主、医疗、后勤等参建单位)人员解除隔离,开始陆续返回工作岗位。
●3月7日 阿里联网工程首批2站4台主变压器,从山东济南装车发运。
●3月16日 阿里联网工程建设指挥部引发《关于认真做好2020年度复工相关工作要求》(阿里联网指挥[2020]7号),编制阿里联网工程复工复产培训课件,组织施工单位有序进藏、妥善安排隔离工作。
●4月26日 阿里联网工程最后两台总重近200吨的主变压器历时45天,途经河北、北京、内蒙古等6个省区,跨越5402千米,成功抵达吉隆变电站建设现场。
●4月30日 随着12BN094号铁塔顺利吊装,阿里联网工程120基沼泽地铁塔全部组立完成。沼泽地塔位起于西藏日喀则市萨嗄县拉藏乡,止于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土乡,绵延500千米。
●5月2日 在海拔5357米的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与定日县交界处的嘉措拉山上,阿里联网工程4R053号世界最高500千伏输电铁塔的成功组立,刷新了我国在世界超高压电网建设领域的新纪录。
●5月4日 阿里联网工程首段导线展放。
●5月30日 阿里联网工程全部线路工程甲供物资全部到货。
●6月5日 阿里联网工程6个变电站的8台主变压器全部顺利到货。
●6月18日 阿里联网工程首次跨越雅鲁藏布江。吉隆变电站主变压器开始安装,标志着阿里联网工程主变压器开始进入安装调试阶段。
●6月24日 在位于西藏萨嘎县的阿里联网工程线路工程包9施工现场,牵引绳通过连接走板带两根导线从142号铁塔向江对岸的143号铁塔平稳前进,A相导线成功跨越500多米宽的雅鲁藏布江。这是阿里联网工程第二次跨越雅鲁藏布江。
●6月30日 在海拔5342.7米的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孔唐拉姆山上,最后一个塔头顺利吊装完成,标志着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220千伏输电铁塔成功组立完成。
●7月8日 阿里联网工程主设备全部到位。
●7月26日 在海拔4100米的青藏高原上,随着吉隆500千伏变电站最后一根导线展放完成,阿里联网工程全线贯通。
●10月28日 阿里联网工程查务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启动带电。这是阿里联网工程第一座带电的变电站。
●11月7日 阿里联网工程500千伏吉隆变电站新建工程启动带电。
●11月15日 阿里联网工程萨嘎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启动带电。萨嘎220千伏变电站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的220千伏变电站。
●11月17日 阿里联网工程仲巴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启动带电。
●11月25日 阿里联网工程霍尔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启动带电。
●11月28日 阿里联网工程仲巴—霍尔220千伏线路新建工程、霍尔22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启动带电。
●12月4日 阿里联网工程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