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市场>电源侧储能 返回

加快推进储能产业,实现低碳发展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赛迪智库 发布时间:2020-12-1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储能在整个电力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也是未来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统、“互联网+”智慧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储能技术应用是推动能源革命、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力量。

“十三五”期间,中国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能源政策的支持、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措施的落地、可再生能源装机及发电比例的增加、储能技术成熟成本下降等几个主要因素的驱动。同时,储能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真正爆发仍面临着多方位的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开拓等多重努力,不断提升经济竞争力、有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营造合理的电力市场环境,提高市场和电网的接纳程度。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01、完善促进储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加大扶持力度。目前储能产业与新能源产业同属政策驱动性行业,建议国家和地方加大对储能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营造有利于储能产业发展的电力市场机制,尽快在全国范围明确储能应用的市场准入条件和主体地位,完善储能相关市场价格机制,进一步明确和优化项目备案和管理工作流程,尽快出台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监管政策。

02、推动储能关键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重点加强锂电储能基础技术创新研究,围绕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性、高效率的总体目标,开展储能关键材料、单元、模块、系统和回收技术研究,发展储能材料与器件测试分析和模拟仿真技术。鼓励储能产品生产企业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理念提质增效,开发应用先进的储能系统集成、能量管理系统与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电池、PCS、BMS、EMS等各个单元完美组合,以及与电力系统深度融合、协调优化运行。构建储能科技创新与技术储备体系,推动储能先进技术创新中心、重点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

03、强化储能标准体系建设和项目管理。完善储能项目准入及评价标准,重点推进安全、质量与环保等标准的研制。积极参与储能国际标准化活动,牵头或参与研制储能的重要国际标准,形成一批与国际接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开展储能适应性检测技术研究,开发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测试技术和专用测试设备,提升检测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和测试效率。加快建立全流程、全要素的精细化、系统化管理,构建储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保障储能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和环保回收再生。

作者: 赛迪智库材料工业研究所 杨俊峰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