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近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携手有关研究机构共同发布《2020年生产差距报告》和《2020年排放差距报告》。《2020年生产差距报告》指出,世界各国需要每年减少6%的化石燃料产量才能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新冠肺炎疫情后的复苏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潜在转折点,各国必须转变方向,避免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实际生产水平持续保持高位。
《2020年生产差距报告》于2019年首次发布,旨在衡量《巴黎协定》与各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计划之间存在的差距。本期报告发现,这一差距仍然很大,各国计划在2030年生产的化石燃料总量比实现1.5摄氏度温控目标所限定的生产水平高出一倍以上。
报告说,若遵循1.5摄氏度温控目标所规定的减排途径,世界需要在2020年至2030年间每年将化石燃料生产量减少大约6%。然而,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各国计划每年平均增产2%。如此一来,2030年的产量将是1.5摄氏度温控目标所要求产量的两倍多;在2020年至2030年之间,全球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量每年必须逐年下降才能与1.5摄氏度温控的减排路径保持一致;疫情及其“大封锁”措施导致2020年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量短期下降,但疫情后的经济刺激措施将推高全球化石燃料产量,有可能进一步加剧气候变暖形势;迄今,在二十国集团(G20)政府承诺的抗疫措施相关投资中,对化石燃料生产和消费领域的投入超过2300亿美元,远超对清洁能源的投入(约1500亿美元)。决策者必须扭转这一趋势,以实现气候目标;各国政府既需要出台减少化石燃料供求量的政策,还应该对目前依赖化石燃料的部门和社区给予转型扶持,助力其逐步与化石燃料脱钩,实现公正、公平的过渡;摆脱依赖化石燃料脆弱性的唯一途径是推动相关经济体实现能源多样化,各国政府应将恢复资金用于促进经济多元化和向清洁能源过渡,以释放长期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潜力。 (原载12月17日《经济日报》8版,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