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刚刚,光伏逆变器龙头企业阳光电源(300274.SZ)在资本市场迎来了历史性时刻,市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
12月23 日,阳光电源股价一反昨日下跌态势,最高报69.18元/股,股价再创新高,总市值达1007.95亿元。
自2011年上市以来,9年时间,阳光电源市值增长了16倍,尤其是进入2020年下半年以来,配合强势的三季报业务支撑,其股价已在半年内增长超过600%。
作为光伏板块今年最火热的概念股,阳光电源是继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信义光能之后行业第四家市值过千亿的公司。
事实上,在光伏圈,如果仅从营收来看,曹仁贤领导的这家公司在行业排名并不非常靠前,但论行业地位和影响力,阳光电源举足轻重。
逆变器作为光伏电站的“大脑”,阳光电源是该领域最早的拓荒者之一。凭借对行业节奏的精准把握、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及敢为人先的探索,阳光电源从高达400多家的同行竞争中一路突围,并在这一领域持续领跑。
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光伏行业,20年里出现过不少明星企业和风云人物,阳光电源如何做到稳健前行,安然度过数轮周期?而今,坐拥千亿市值的阳光电源,它的下一站,又该走向哪里?(本文旨在剖析阳光电源成长的奥秘,总结其成长的成功经验,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1、逆变器的登顶之路
众多周知,阳光电源从逆变器起家。
1997年年底,曹仁贤卸下合工大教师的光环创办了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阳光电源初生的年代,光伏逆变器市场还是跨国巨头SMA、ABB、西门子、施耐德电气在主导,阳光电源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很多时候,阳光电源连投标的资格都没有。那时曹仁贤被客户问及最多的问题就是:“你的产品能和国际巨头的相比吗?我们凭什么用你的?”
无奈之下,阳光电源只能转战西北等光伏离网的细分领域。潜心钻研五年之后,努力终于在2002年“西部省区无电乡通电工程”中获得了回报,几千万的销售额一下子打开了多年潜心布局的市场。
2004年,新能源的发展趋势逐渐明朗。为了专注地深耕新能源行业,曹仁贤就开始大刀阔斧地砍掉砍掉了UPS和应急电源领域等不少盈利的业务,将公司的资源集中到逆变器产品上。
每个企业都想基业常青,但很少有企业能抵挡住诱惑。越是领先的企业越容易成为先烈,尚德、英利、赛维等众多同行的倒下,无不证明着光伏市场的这一铁律。
熙熙攘攘中,阳光电源是为数不多存活超过20年的企业,也是老牌光伏企业中唯一一个持续多年都实现盈利的企业。
正如巴菲特所说:聚焦就是力量,专注才能成就。事实证明,集中力量关注身处的细分市场,正是阳光电源能够长期坚持下来的法宝。
过去5 年阳光电源研发投入10 倍于国内同行,每年复合增长44%,产品线从集中式逆变器扩张到适用地面电站、户用分布式的组串式逆变器全功率段产品系列,是国内逆变器产品线最全的公司,涵盖了3-6800kW的所有功率段。
一些细节可以看出阳光电源的与众不同,阳光电源针对产品平均每3个月一次细节微调,每半年对产品进行一次大幅升级,每一年至少推出一款新品。
通过这种快节奏的技术迭代和“低成本”创新,不断打磨逆变器系列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除了让自身在逆变领域一骑绝尘外,也在不断推动全行业效率提升和成本大幅下降。光伏逆变器转换效率已从早期的90%提升到目前的99%以上,价格从每瓦十几元降至0.2元左右。提升单机功率、从“适应电网”到“支撑电网”、1500V高电压,逆变器行业里这些程碑式的进步,绝大多数都出自阳光电源。
持续20多年的长跑终于胜出,2019年以阳光电源为代表的中国逆变器企业占全球出货量超过65%。这一年,阳光电源也创造了一项新的记录,全球逆变器装机突破1亿千瓦,成为全球首个达到这一门槛的企业。
另外,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发布的《2019年全球最具融资价值报告》显示,阳光电源逆变器在融资项目量和可融资性方面均位列全球第一,成为全球最具融资价值的逆变品牌。
2、纵向一体化与电站业务“大跃进”
阳光电源在最近几年的财报里只披露了四大板块:电站系统集成、光伏逆变器等电力转换设备、储能系统、光伏电站发电业务。
但根据阳光电源官方网站介绍,阳光电源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水面光伏、电站业务六大板块。
在成为全球领先的逆变器企业后,阳光电源其实一直在寻求改变。首先,阳光电源从2013年开始涉足EPC、光伏发电领域,在光伏行业进行纵向延伸,提供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其次,以电力电子技术为支点,进行横向布局,阳光电源将技术从光伏外延至风电、储能、新能源汽车等多个行业。
在起家的光伏领域,阳光电源率先将逆变器技术创新延伸到系统端,于2013年开始进军下游涉足光伏系统集成业务,当年该板块的营收便占公司整体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到了2014年,该业务收入占阳光电源半壁江山,自此“电站系统集成”业务正式取代“逆变器”业务,成为阳光电源第一大主营业务。
从设备商到系统集成、EPC和BT总包,在增强客户体验的同时,也让公司进入到了近一个服务半径更大的市场,又能够带动自身设备的销售,但面临的门槛并不低。
其一,光伏电站是一个资本密集型领域,EPC总包一般需要先行垫资,考验企业的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
其二,EPC总包并不是简简单单把所有设备连接起来,光伏电站有农光、渔光、林光、山地光伏、沉陷区等多场景应用,对项目技术、方案等整体的把控能力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收益。
一般来说,阳光电源开发的光伏电站项目在建成之后大部分仍将转给电力央企或者国企,自己只持有很少的一部分。
阳光电源的电站业务本质上说,并没有把电站作为资产运营出售,更像是作为一个产品来运营,要制定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比如上游项目开发和下游战略客户的培育。
按照行业内的说法,阳光电源在电站系统集成方面成本控制力极强。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投资光伏电站考验期长期的资本运营管理能力。阳光电源为了解决客户的问题,不仅成立了项目前期开发公司、还成立了后期运维公司、漂浮支架公司等,这相当于阳光电源从开发—建设—转让—25年运维行程了全方位保姆服务。
目前,央企三峡集团和国家电投已成为阳光电源在电站业务方面的重要合作伙伴。截至2020年6月末,阳光电源累计开发建设光伏、风力电站超12GW,平价项目累计开发建设规模超3.5GW,竞价项目累计开发建设规模超2.5GW。
从HIS发布的2019年全球光伏EPC和集成商排名来看,前十家企业中四家为中国企业,其中中国电建、阳光电源的新增安装量分列全球第一、二名。而且电站集成业务正处于成长期,阳光电源计划每年保持30%左右的增长,争取在3-5年内做到EPC全球龙头。
3、横向:同心多元化布局
从公司财报来看,尽管公司盈利的大头还是来自于逆变器和EPC两个业务,贡献了公司大部门的利润和营收,但储能、新能源汽车板块正在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其中储能业务是阳光电源近年投入大量资源打造第三个增长引擎,为此,阳光电源做了大量的技术储备。
2015年,阳光电源与三星SDI的合资公司正式成立,布局储能全产业链,进军储能系统集成领域,成为光伏行业最早布局储能业务的企业之一。
2019年阳光电源进一步补全了储能产品线,产品已涵盖三元和磷酸铁锂两大体系,全面覆盖能量型和功率型的应用场景。
2017-2019年三年间,阳光电源储能业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0%,尤其2018年更是同比增长接近5倍,2019年年度储能实现营业收入5.43亿元,营收占比已达到4.18%。
截至目前,阳光电源已累计为全球1000多个重大储能项目提供了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根据券商预计,未来几年,阳光电源的储能业务可能会超过逆变器业务。
新能源汽车是另一个潜在的大市场,阳光电源于2016年成立全资子公司阳光电动力,主要做电控系统,经过4年布局,开始初露峥嵘,在新能源专用车配套市场的占有率已经突破30%,也是“国民神车”五菱宏光MINI EV的核心供应商。根据阳光电源内部人士预计,阳光电动力控制器今年销量接近10万台。
阳光电源还在战略大棋局中不断埋下新的伏笔,今年成立了充电事业部,正式进入充电桩领域,推出了“阳光乐充”品牌。在光伏、储能领域阳光电源已经提前做好布局,把充电桩的短板补上,三者结合一起实现新能源闭环,不仅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提升电网的运营效率,还能帮助运营商实现更多收益。
除此之外,阳光电源的氢能也正处于培育阶段,在未来几年内风电、光伏制氢有望成为能源领域的一个新风口。
4、从产品公司到平台公司?
近几年,阳光电源带给外界的变化有目共睹。在业务层面,阳光电源给外界的感觉,不再是一家纯粹的逆变器公司,甚至不再是一家纯粹的光伏企业。
在公司形象方面,2018年以来全面实施新的企业VI系统,积极发力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用户突破30万,以更加积极向上和国际化的面目示人。
其实任何深刻的改变,都是由内而外的。阳光电源所有员工都在走出舒适区,不断超越自己。如果只固守在原有的逆变器领域,阳光电源可以成为一家“小而美”的公司,但显然无法支撑其千亿市值。
在2017年年底阳光电源的20周年庆典上,曹仁贤首度向外界披露了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未来5-10年,阳光电源努力成为清洁电力转换技术的全球领跑者,并实现500亿元的营收目标。
曹仁贤提及的清洁电力转换技术,并不仅限于光伏,还包括风电、储能、新能源汽车等。彼时,他在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表示,“未来五年,对可再生能源来说,是历史上最好的机遇期。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分到这杯羹?一定要深刻理解,要聚焦,要创新,要在平台上跳舞。”
回头再看阳光电源的这些产品线布局,粗看纷繁,细看都有千丝万缕联系,都和阳光电源赖以起家的逆变器主业接近,属于电力电子转换这一类技术,协同效应明显。
以光伏和储能业务为例,二者在采购、研发、营销等方面均实现了高效的协同,基于光伏逆变器平台技术,阳光电源的储能PCS性能和可靠性指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阳光电源在2019年财报中透露了未来的两条发展主线,公司将大力推进风光储电氢协同发展,全面构建新能源生态;公司产品涵盖发储用控各产业环节,努力实现新能源闭环,加速能源变革进程。
中金公司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阳光电源的业务已实现了光伏、风电、储能、电站系统集成到氢能、新能源汽车电控的全面布局,未来有望打造成为平台型公司。
这是一个属于新能源的时代,平价时代的到来,让新能源产业即将走入一个新的起点。可以确定的是,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是能源变革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力量。
但能源革命并不是百米赛跑,这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在这个过程中,光伏、储能、充电桩、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结合将会由点及面从而实现深度关联,企业之间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升级与淘汰之战,阳光电源能否蜕变成真正的to B型平台公司,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