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氟、硅、膜、氢齐发力四大支柱托起东岳产业新版图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壹点经济 发布时间:2020-12-26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020年极不平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方方面面。山东东岳集团铿锵前行,逐渐成为中国化工新材料和氢能产业风向标,引领和带动着产业链升级。

氟材料昂首挺进高端

氟化工产业是东岳集团的看家本领。

氟化工产业在国际上被称为“黄金产业”。1987年,从被国有企业淘汰的2台无水氟化氢转炉起步,38名初创者在退伍军人张建宏的带领下,开始了东岳集团的创业历程。2015年,国家正式批准成立东岳集团含氟功能膜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标志着东岳集团已经成为我国含氟功能材料领军企业。

近几年,面对市场重大需求和国家战略急需,东岳集团布局高端氟硅材料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突破技术瓶颈,发展特种氟碳单体和新型聚合物,制备高端氟硅材料,特别是满足新能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对高端氟硅材料的迫切需求。2019年,东岳集团推出40多个品种高品质专供高端含氟材料。改性悬浮树脂DF-161成功应用于半导体领域,与嘉善东方合作的DF-16A成为高铁项目的关键材料。为满足5G基站建设和线缆铺设高端材料需求,东岳集团组成专门科研团队,迅速推出5G高频专供料分散树脂和浓缩液,成为华为等5G企业直接或间接重要供应商。

有机硅材料支撑“高新”产业

有机硅被誉为“工业维生素”和“科技催化剂”,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对国防军工以及新能源、高速轨道交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2020年4月18日,东岳硅材年产30万吨有机硅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承载着东岳集团在该领域打破垄断、替代进口、满足高端制造业,特别是航空、航天等领域材料供应国产化的重大使命。项目采用世界一流智能信息化技术,按照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绿色化工原则进行工程设计。项目竣工后,东岳将跻身全球有机硅强企之林。

“双膜”守护“中国芯”

氯碱工业的核心装备是电解槽,电解槽的关键部件是氯碱离子膜,它被称为氯碱工业的“芯片”。我国氯碱离子膜早年间完全依赖进口,直至2009年9月22日,东岳集团氯碱离子膜成功下线,彻底结束我国氯碱工业受制于人的历史。国产氯碱离子膜的问世,让中国氯碱行业从此有了“中国芯”。

东岳集团瞄准燃料电池汽车的“芯片”——高性能燃料电池质子膜。站在全球视野,东岳集团具有燃料电池质子膜全产业链优势,形成从原料、中间体、单体、聚合物到成膜技术的全产业链条,生产线即将建成,届时可全部满足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需要。

精准发力拥抱氢能时代


2017年12月,东岳集团正式创建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建成全球领先的高性能氢燃料电池膜及关键材料供应商。

“氢能产业的发展契合东岳集团产业链发展方向,是最能体现科研高度和东岳科研价值的好领域,是我们最终的选择。”站在时代风口,集团董事长张建宏十分笃定。

东岳氢能研发中心、第五代燃料电池膜生产线在2020年陆续投入运行,这是东岳在氢能关键材料领域争夺世界制高点的开创性工程。目前,以氢元素为核心的氢能技术示范中心已投入使用;氢能公司燃料电池膜生产线的配套原材料生产基地已经于2020年6月18日成功投产。

东岳的氟、硅、膜、氢四大主业,每个都是科技含量极高的领域。相信“科技创造未来”将在东岳集团的未来发展中得到更加生动的诠释。

分享到:

关键字:氢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