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2月11日,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埃克塞特大学和全球碳项目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期刊《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发表新研究,指出由于新冠疫情对经济和社会造成的干扰,2020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比去年下降7%。
运输业减排占比最高
研究人员测算,2020年全球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预计约为340亿吨,比2019年减少24亿吨。由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美国和欧盟27国在2020年的排放预计分别下降12%和11%;在中国,因疫情较早得到控制、经济活动恢复较早,今年的碳排放预计有1.7%的小幅下降;在印度,疫情的影响与本就疲软的经济形势相叠加,今年的碳排放预计下降9%。
从行业来看,在全球减少的碳排放量中,运输业占比最大。在疫情影响的高峰期,汽车等地面交通的碳排放量同比下降了近一半。即使到12月,由于持续的出行限制,公路运输和航空业的碳排放仍比2019年同期水平分别低了约10%和40%。
在今年春季因疫情导致大规模停工期间,全球范围内,金属生产、化学品和制造业等行业产生的碳排放量同比减少了三分之一。不过,到现在,这些行业的排放很可能已经回到2019年水平。
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进一步推进
今年12月12日是《巴黎协定》通过五周年纪念日。研究显示,为了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在2020年至2030年间,全球每年需要减少约10亿~20亿吨的排放量。
全球碳项目研究团队表示,《巴黎协定》通过的五年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已经开始变得缓慢,这部分是得益于气候政策在各国的深化。在2010~2020年间,24个国家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其能源相关的碳排放量有了较显著下降。
不过,研究人员同时指出,现在说全球碳排放在2021年后会反弹多少还为时过早,因为各国为应对疫情采取的经济刺激措施将对全球碳排放的长期趋势产生重要影响。
研究团队成员之一、东英吉利大学教授Corinne Le Quéré说:“推动全球碳排放持续下降的主要因素还没有全部到位,随着各国逐渐从疫情影响中恢复,排放量正在逐渐回到2019年水平。不过,各国政府在疫情结束后采取的刺激经济措施,如果设计得当,将有助于降低排放、应对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