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2020年10月,特斯拉早期设计顾问菲斯克(Fisker)卷土重来,同名电动车新创品牌Fisker在倒闭7年后首次公开募股,重启造车之路。两个月后,誓为造车梦“窒息”的贾跃亭拖着苟延残喘的法拉第未来在珠海注册新公司,大举推进FF车型量产。几经物竞天择,造车新势已所剩寥寥,但仍有玩家在这条资金技术密集、投入回报周期长的道路上翻身重走。近期,互联网造车之声再度响起,但真正给业界带来震动和波澜的还是苹果造车项目的加速重启。
当地时间12月21日,知情人士向路透社透露,在项目几经搁浅后,苹果计划在2024年量产一款搭载“突破性电池技术”的电动乘用车。有媒体称,苹果首款电动车AppleCar原型车已在美国加州秘密路测,并计划在明年9月发布,比外界猜测的量产时间提前了两年。
虽未正式官宣,但苹果造车传闻一直不绝于耳,苹果也未中断汽车专利的开发申请。此次造车项目的加速演进,再度掀起舆论对苹果颠覆产业的探讨和期待。截至周二收盘时,苹果股价大涨2.9%,市值增幅超过了通用汽车的总市值。
几度搁置,再度重启
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生前曾公开表示,苹果计划开发汽车品牌iCar。随着乔布斯的离世,苹果造车的想法被一再搁置。直到2014年,苹果秘密筹划的“泰坦计划”浮出水面。为此,苹果从谷歌、奔驰、特斯拉等公司招兵买马,成立一年后,召集组建了一支拥有千余名工程师和专家的汽车研发团队,其中从特斯拉挖走的员工就超过300人。在2017年苹果公司第三财季的财报电话会上,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透露了“泰坦计划”,首度公开证实了造车项目的存在。
资料显示,“泰坦计划”最初的目标是像Mac和iPhone一样,打造一款完全颠覆汽车行业的无人驾驶智能电动车,并从核心技术的角度聚焦自动驾驶系统。然而,与谷歌等科技公司转型造车、自主研发无人驾驶整车相同,苹果的自动驾驶汽车项目也在多次团队分歧与转变后无疾而终。
此后,苹果在汽车领域的成果多集中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方面。但相比脱胎于谷歌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依附传统车企的通用Cruise,苹果在汽车自动驾驶系统的研发表现却乏善可陈。苹果一度放弃了对软件系统的投入,重新评估了造车目标,并于2019年解雇了190名自动驾驶团队成员。但据两名知情人士透露,自此以后,苹果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有别于Waymo、百度等其他科技公司打造无人驾驶出租车的造车方式,目前,苹果计划量产打造的,是一款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私家车。
“‘苹果模式’与未来汽车的发展模式相适应,这也是苹果加入汽车产业链的重要原因。”在谈到苹果重启造车时,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记者,“因此苹果对造车的热情比较高,而汽车产业链相对较长,整体规模较大,苹果进入后将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崔东树说。
厉兵秣马,造车在即
苹果加速推进造车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近两年来,苹果一直在向汽车供应链加速渗透,加大与造车相关供应链的合作。根据DigiTimes的报道,从近期汽车电子等相关供应链的消息看,苹果或将在美国建厂生产汽车,生产计划、初步技术、产品参数已基本确定,目前苹果已经开始与汽车电子供应商展开初步的合作洽谈。据悉,苹果目前正在了解汽车产品的技术规格、成本、产品前景等多项指标,已有不少供应商开始向苹果送样。有媒体透露,近期苹果开始向和大、贸联、和勤、富田等等汽车零部件厂提出了备货要求,这些企业已经进入到了苹果汽车的供应链之中。另外,在手机芯片领域与苹果长期合作的台积电日前也爆出将与苹果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汽车芯片,并探索在美国的建厂可能性。
此外,虽然苹果在造车之路中屡次碰壁,但其并未停止在汽车领域的技术储备。2019年,苹果在汽车领域一共获得了30多项专利,涉及自动驾驶、AR导航、车载VR、车内支付、生物识别、智能硬件、车外交互、虚拟后视镜等多个领域。截至今年12月,苹果在汽车领域又拿下了将近40个专利,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身、电动汽车、安全保障方面都有涉猎,而供应链和专利技术的积累与突破成为了苹果重启造车的重要内因。
苹果入局,产业动荡
“苹果入局后将会对整个汽车产业链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崔东树直言,“苹果可以把整个生态链和汽车相融合,建立一套更加完整的生态体系。”数据显示,苹果在2020财年的营收为2745.1亿美元,毛利率高达38%,相比于苹果在消费电子领域的高额利润,汽车产业的毛利率不足20%。而苹果之所以入局造车,一个重要原因是汽车将成为未来的重要移动载体,加入到苹果的生态矩阵,成为“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支撑苹果软件、服务和生态循环的全新触点。高盛一篇研报中也提出,如果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大范围流行,司机的注意力可以不用放在路上,从而可以有大量的时间专心使用车载信息服务,那么不管苹果采取何种方式进入汽车市场,这对于其服务业务的长期影响都是巨大的。
相关预估数据显示,每年人们在汽车上花费的时间超过6000亿小时。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也认为,苹果进入汽车行业并不通过销售汽车和零部件赚钱,而是利用苹果汽车上忠实受众群体的时间盈利。“就如同苹果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一样,苹果将在汽车领域形成完全自主自控的生态体系,这也让苹果汽车具备了相当大的发展空间。”高盛预估,在乐观的情景下,苹果有望到2025年获得电动汽车市场5%的份额,年销量达41.7万辆,销售均价为7.5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