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破20%,华电湖南公司能源供应结构转型提速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力报 发布时间:2020-12-2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冬日寒风凛冽,位于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海拔1400米的云冰山上却热闹非凡。刚忙活完四海坪二期5万千瓦风电项目18号风机吊装的湖南华电永州风电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工程管理部主任刘建峰,趁着难得的好天气赶紧组织施工方向下一个机位转场。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基调下,2019年以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简称“华电湖南公司”)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努力提高风光电比重,加快推进湖南区域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截至12月27日,华电湖南区域白毛坪5万千瓦、宁远梅岗12万千瓦、江永松柏8万千瓦、四海坪二期5万千瓦、仰天湖二期5万千瓦、临武九泽水8万千瓦共6个风电项目如期并网发电,清洁能源装机由2019年的28万千瓦增加到71万千瓦,非水可再生能源占比超过20%;平江2台100万千瓦高效清洁煤电项目正式高质量开工建设,公司驶上了能源供应结构转型的快车道。

太平里风电场二期。王闻迪 摄

“转”出来的发展

华电湖南公司控股管理企业6家,截至2019年底,已投产发电装机容量280.18万千瓦,其中投产火电项目252万千瓦,新能源占比偏低、结构不合理制约了企业发展。

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发展的突破;没有思维方式的转变,就不会有行为方式的改变。

面对新的形势和使命,华电湖南公司秉承华电集团“求实、创新、和谐、奋进”的核心价值,持续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两转一提升”(转思想、转作风、提升担当精神)、“三精管理”(安全生产精益化、经营管理精准化、基础管理精致化)为抓手,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抢抓机遇,改革创新,通过自主开发为主、收购并举的发展模式,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子,全力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发展新能源要统筹做好‘建、选、储’三方面工作。在建项目要举全公司之力确保年内43万‘保电价’风电项目务期必成;前期项目要优选、做细、做实,厘清边界条件,早日立项批复,坚持自主开发为主,市场收购相结合,全力争取明年再开工30万千瓦风光电项目;储备项目要紧盯国家能源政策调整和省内电源结构情况,多措并举,优中选优,加快开拓步伐,努力形成公司项目发展‘建设一批、优先一批、储备一批’的发展新格局。”华电湖南公司党委班子形成共识,只有实现项目不断开发,企业才有十足后劲。

四海坪二期风机吊装现场。于德超 摄

“磨”出来的设备

由于国家风电政策调整,2019年开始,原材料价格出现较大波动,风电主机进入了“吃紧”状态,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外风电配件进口受阻,供小于求的态势愈发明显。

预料到风电抢装将带来的设备供应紧张问题,从3月开始,华电湖南公司就派出多支小分队到各主机设备及零部件厂家“常驻”催交。

“为了实时掌握主机的生产进展,公司抽调了专人到厂家现场办公。”该公司仰天湖二期项目部项目管理负责人郭祥宇告诉记者,仰天湖二期最早的一台主机就是他从厂家“磨”来的,“在设备厂里遛弯的时候,我发现有台跟我们所需机型一样的主机躺在堆场,我就扭头进了主机设备厂家办公室,软磨硬泡一星期,终于将主机‘磨’到了手。”

从湖南湘电集团到内蒙古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分公司再到四川东方电气,后疫情时代,华电湖南公司在挖掘区位优势的同时,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领导班子牵头,专人值守“盯梢”,通过信息互通互享,精准研判设备厂家生产进展,绝不浪费一分一秒工期。“以前做项目,设备主机厂去1、2次就够了,今年,光我就跑了20来趟。”郭祥宇说。

华电湖南公司规划发展部主任兼湖南华电永州风电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朱芳政也养成了每周六到湘电集团“打卡”的习惯。疫情期间,为了防疫安全主机设备厂家不让外人进入,他就隔着大门和对方聊几句。

“守”出来的“窗口期”

大件运输是山地风电项目最难过的“关”。华电湖南公司在建风电项目多处于高海拔山区,受冷暖气流交汇影响,“泡”在云里是常态。在能见度不足50米的险峻山路上运送长达70多米的叶片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郭祥宇最有发言权。为了保证每一道运输工序的安全性,该公司安排专人跟踪协调大件运输全过程,郭祥宇的“霸屏”步数就是这么来的。仰天湖二期项目地处仰天湖瑶族乡境内,共20台风机,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规划区域内地形复杂,以中山、低山为主,平均海拔在1200米以上,场地内地形坡度陡,区内最大相对高差约300米。除极端天气外,每天徒步十几千米跟车压阵,5个月下来,哪里容易拖底,哪里拐弯需要提前打轮,哪里需要牵引车发力……他都“门清”。

还有,四海坪二期、仰天湖二期项目运送设备上山就必须要经过云冰山和仰天湖草原景区。“十一”期间正值旅游旺季,剧增的游客数量,给大件运输带来了极大挑战……为了提高安全系数,降低对景区的影响,华电湖南公司贴心地将运输时间安排在人流量较小的凌晨时段。

10月,吊装进入白热化。更大的挑战却来自脚下的“沃土”。“只要下点雨,路面就极易出现打滑的现象。”为了保证安全,大件运输只能选择在无雨的天气进行,一说到“等雨”这件事,刘建峰就开始头疼,“今年,湖南的雨水出奇多。宁远梅岗项目最后一台风机的最后一节我们前前后后花了6天才运到指定位置,而在平常可能也就需要2个小时。”

四季度的大风期则是让风电人又爱又恨。宁远梅岗项目总装机容量12万千瓦,设计安装30台2.5兆瓦和14台3.2兆瓦风力发电机组,是湖南省一次性核准建设最大的风电场项目和华电集团在湘装机最大风电场。“风速不能超过8米/秒。”一条被子、一件雨衣、一包干粮,在梅岗项目海拔最高的两台风机安装期间,为了达到吊装条件,刘建峰抱着这些装备在临时“房车”里住了七八天。“24小时‘人肉’现场蹲点测风加借用周边已投运风场进行风功率预测相结合的方式,让我们紧抓小风吊装‘窗口期’如期完成任务。错过一个‘窗口期’至少要耽搁5天时间。”在浓浓的夜色中,梅岗最后一台风机顺利完成吊装,刘建峰来不及换下身上的脏衣服,就连夜驱车4个小时奔赴了江永松柏项目。

“跑”出来的新格局

截至今年6月,风电方面,湖南省已累计投产467万千瓦,预计到年底将达到650万千瓦。目前,还有大量风电项目已纳入湖南省建设规模指标。光伏方面,已累计投产光伏360万千瓦,预计到年底将达到430万千瓦。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很大。

紧抓机遇,趁势而上。粗略统计下,一年来,该公司主要领导带队,30余次前往风电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即使在新冠疫情期间,他们也未停止项目发展的步伐,现场常常能看到他们戴着口罩,背着干粮,拿着水瓶解决实际问题的身影。通过不懈努力,公司已储备了较为丰富的风光资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新进步”,并强调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进能源革命,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而在此前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宣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今后较长时期,“提速”将成为电力清洁化发展的大势所趋,尤其是以风电和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将迎来加速发展。华电湖南公司将紧抓机遇,为推动华电创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企业贡献湖南力量。

作者:许盼

分享到:

关键字:能源转型,风电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