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车事要点:
政策标准
1. 海南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发布,明年1月15日起实施;
2. 青岛氢能产业发展规划,10年建成50座加氢站;
3. 日本公布绿色成长战略,正式提2035年淘汰燃油车目标。
行业信息
1. 国新办发布交通白皮书: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运营充电桩超过7400个;
2. 2020年中国新增超2.5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同比增长19.63%;
3. 北京:出售车辆后申请更新指标无时限;
4. 造车新势力在华市占率超过特斯拉。
并购合作
1. 小鹏汽车关联公司成立深圳鹏行智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
2. 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落户蚌埠,总投资60亿元;
3. 宝马将与诚迈科技携手建立合资公司,加速在华数字化进程;
4. LG电子将与麦格纳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生产电动汽车零部件。
企业动态
1. 蔚来打通川藏快充路线,布局14座20kW快充站;
2. 百度Apollo获得南京首批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3. 威马汽车官宣入驻拼多多;
4. 特斯拉“丝绸之路”充电线路国内段全线贯通,横跨2600公里;
5. 华为申请应用于自动驾驶领域的专利;
6. FF在国内成立新公司,多台FF91预量产车已下线;
7. 台媒:苹果汽车将提前两年问世,明年9月发布;
8. 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市值超7000亿,创历史新高;
9. 地平线计划C轮融资总额超7亿美金,已完成C1轮融资。
政策标准
海南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发布,明年1月15日起实施
近日,海南省地方标准《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规范》发布,将于2021年1月15日开始实施。规范提出,经营者的售后服务承诺至少包括产品质量保证承诺、续驶里程承诺、对售后服务人员和消费者的培训、售后服务项目及内容、备件提供及质量保证期限、售后服务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反馈、动力蓄电池回收、安全风险防控、索赔处理等内容。【新浪汽车】
青岛氢能产业发展规划,10年建成50座加氢站
近日,《青岛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要在未来10年完善氢能产业链体系;到2030年,建成加氢站50座以上;投入运营30条以上氢燃料电池汽车公交专线,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达到8000辆;建成燃料电池轨道列车线2条以上;氢气年消费量超过3亿标准立方,培育5家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氢能相关企业,氢能产业年产值达到500亿元。【汽车之家】
日本公布绿色成长战略,正式提2035年淘汰燃油车目标
日本政府于本周五公布“绿色成长战略”,计划未来15年内淘汰以汽油为动力的车辆,以实现净零碳排放,并争取到2050年每年通过绿色投资产生1.8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长。根据这一计划,政府将向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和其他财务支持,并设立一个2万亿日元的绿色基金,以支持企业对绿色技术的投资。【新浪汽车】
行业信息
国新办发布交通白皮书: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运营充电桩超过7400个
12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据介绍,这是在2016年12月发布《中国交通运输发展》白皮书之后,国务院新闻办再次以政府白皮书形式,全方位展示交通运输工作及成就。
这次发布的白皮书总结了近几年来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与成就,重点阐述了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推动交通发展方面实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举措办法,深入诠释了中国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并提出了未来中国交通发展的政策主张。聚焦到汽车领域相关内容,白皮书从低碳交通、智慧交通、城市交通等方面总结了目前取得的成就。【原文链接:《国新办发布交通白皮书: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运营充电桩超过7400个》】
2020年中国新增超2.5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同比增长19.63%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中国今年已新增超过2.5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超过2019年全年的新增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9.63%。目前中国有超10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从地域分布来看,充电桩相关企业较多集中在广东、江苏和山东这三个省份,其中广东省以超过1.5万家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占比近16%。【未来汽车日报】
北京:出售车辆后申请更新指标无时限
日前,北京交通公众号针对《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进行了相关说明,包含有过户、报废、夫妻变更等更多细节。交通部门提醒广大市民,夫妻间办理车辆变更登记不受户籍限制,名下多车的车主向符合条件的子女、父母转移登记车辆需待明年新政实施以后,上述情况不必赶在年底前办理相关业务。【汽车之家】
造车新势力在华市占率超过特斯拉
广发证券在12月22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今年1-11月,国内新势力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份额达到14%,超出特斯拉12%的市占率。【未来汽车日报】
并购合作
小鹏汽车关联公司成立深圳鹏行智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等
天眼查显示,近日,深圳鹏行智能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赵同阳,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人工智能硬件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等。【新浪汽车】
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落户蚌埠,总投资60亿元
12月21日下午,蚌埠市政府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在合肥举行“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此次签约的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位于蚌埠市经开区临港产业园,总投资60亿元,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电芯、模组及相关配套产业等核心产品的制造,项目一期投资约30亿元,年产10GWh动力电池,计划今年启动建设,一期、二期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百亿元。【新浪汽车】
宝马将与诚迈科技携手建立合资公司,加速在华数字化进程
为了进一步提升数字化进程,宝马中国在12月18日与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合作成立一家专门从事汽车软件开发的合资公司,在与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跨领域合作中迈出了崭新一步。
双方计划共同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该合资公司依托宝马在整车集成方面的能力和特长,并同时拥有诚迈科技在敏捷软件开发方面的专业实力。【第一电动网】
LG电子将与麦格纳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生产电动汽车零部件
12月23日,据外媒报道,LG电子和麦格纳宣布,双方计划出资10亿美元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生产电机、逆变器、车载充电器和电子驱动系统。据悉,LG电子将持有合资公司51%的股份,麦格纳则持有49%。该交易预计将于2021年7月完成。【第一电动网】
企业动态
蔚来打通川藏快充路线,布局14座20kW快充站
12月22日,蔚来汽车官方宣布成功打通了川藏快充路线。据了解,该路线从成都出发至珠峰大本营,全程超过2900公里,蔚来在沿途布局了14座20kW快充站,平均每207公里一座,这意味蔚来车主可以自驾抵达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汽车之家】
百度Apollo获得南京首批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12月22日,我们从百度了解到,百度Apollo获得了南京市政府颁发的5张L4自动驾驶测试牌照。这是南京市颁发的第一批自动驾驶测试牌照,也是江苏省首批面向前装量产车辆的自动驾驶测试牌照。此次获颁L4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后,百度和一汽红旗共同研发的红旗EV自动驾驶车将在南京市秦淮区开展自动驾驶测试。【北京商报】
威马汽车官宣入驻拼多多
12月23日,威马汽车在微博官宣正式入驻拼多多 ,并于当晚19:00开启直播首秀。随后,威马汽车再次发布微博称直播期间大批拼友围观,更有拼友当场拼单成功。【未来汽车日报】
特斯拉“丝绸之路”充电线路国内段全线贯通,横跨2600公里
据特斯拉官方消息,2020 年 12 月,随着哈密、乌鲁木齐等地特斯拉充电站陆续投入运营,特斯拉 “丝绸之路”充电线路国内段全线贯通。此时距离特斯拉打通 “川藏线”充电线路仅不到 3 个月。
据悉,该线路从西安起始,向西北进发至乌鲁木齐,横跨 2600 公里,不同站点拥有不同服务设施,将为用户在途提供全方位支持。用户可短暂休息并快速补充电量后继续旅程,也可白天赶路,晚上充电。【IT之家】
华为申请应用于自动驾驶领域的专利
12月22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公开“路口交通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专利信息,专利公开号为CN109903574B,申请日为2017年12月,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路口交通信息的获取方法和装置,属于智能交通领域,应用在自动驾驶领域,例如智能汽车/电动汽车上使得其快速地获取路口交通信息,灵活性较高。【证劵时报】
FF在国内成立新公司,多台FF91预量产车已下线
日前,据媒体报道,法法汽车(珠海)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14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2.5亿美元。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遇到资金困难,但FF一直在通过产品测试和I.A.I系统的升级来提升产品质量。从产品层面看,FF 91多台预量产车已下线,最新一台预量产车也正在打造过程中。【快科技】
台媒:苹果汽车将提前两年问世,明年9月发布
北京时间12月21日消息,据中国台湾《经济日报》报道,苹果公司的首款电动汽车Apple Car将在明年第三季度的9月发布,比原先规划至少提前了两年。《经济日报》称,供应链透露,苹果比照iPhone备料由零组件开始催货的惯例,近期向和大、贸联-KY、和勤、富田等台湾汽车零组件厂提出备货要求,将相关业者入列首波供应链。【经济日报】
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市值超7000亿,创历史新高
12月21日收盘,宁德时代(300750)股价报每股325元,涨幅达12.07%,总市值达7571亿元人民币,这也是创业板史上首次有股票市值突破7000亿元。【新京报】
地平线计划C轮融资总额超7亿美金,已完成C1轮融资
12月22日,“地平线”发布公告称,已启动总额预计超7亿美金C轮融资,目前已完成由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高瓴创投、今日资本联合领投的C1轮1.5亿美金融资,参与本轮融资的其他机构包括国泰君安国际和KTB,后续将有更多战略投资人和国际级机构加盟。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地平线车载人工智能芯片和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以及建设开放共赢的合作伙伴生态。【未来汽车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