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2021年异质结电池元年?

作者:沈小波 来源:能源杂志 发布时间:2020-12-2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光伏电池来到了一个技术变革的关键期。异质结电池普遍被认为是未来最具有希望替代现有PERC电池的两种电池技术之一。近日,在泰州举行的首届“太阳谷”异质结国际论坛上,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异质结电池大规模产业化即将到来。

中泰证券分析师王可表示,在组件封装环节,异质结电池比目前的perc电池成本略低,异质结电池的高成本主要在电池工艺环节,最终异质结组件的成本要比perc组件的高约0.2元/瓦。

王可认为,从电站收益的角度,异质结电池已经具备替代PERC电池的条件。

据分析,从发电增益测算,从组件功率看,HJT组件比PERC组件高9%,9%功率提升带来电站发电量增加9%,按照成本传导模型,发电量增加9%,可以带来组件价格提升21%,再叠加异质结组件在其他发电性能上优势,带来组件溢价空间约为0.7元/瓦。

但是考虑到新技术替代旧技术,需要让渡大部分增益给电站端,才能让电站端有动力大规模应用,根据历史经验,功率每提升10瓦,对应带来0.1元/瓦的溢价,目前60片异质结组件功率高于PERC组件功率30W,带来溢价0.3元/瓦,这一溢价高于异质结组件与PERC电池的成本差。

异质结电池组件大规模扩产的经济逻辑已经确立,但整个产业大规模启动需要仍然需要产业项目的验证。

今年12月15日,爱康科技长兴基地第一片异质结电池下线,功率达24.59%,这一电池来自爱康科技220MW的量产线,意味着爱康的异质结电池具备了量产条件。

“爱康长兴基地异质结电池流片(试生产电池片)下线具有标志性的意义。”王可说,“今年是异质结设备的元年,明年是异质结电池的元年。”

爱康科技是国内扩产异质结电池最迅猛的厂商。爱康长兴基地试生产成功后,爱康规划在浙江长兴、江苏泰兴各规划2GW的异质结电池线,预计将于2021年投产。

王可预计,2021年国内异质结电池产能将达到15GW,2022年扩张至30GW,2025年将达到100GW。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异质结将是下一代的电池技术。

捷佳伟创副总经理陈麒麟表示,异质结电池是超高效电池的发动引擎,未来超高效率的电池技术,全部建构在异质结电池的基础上。

据悉,目前业内希望希望将异质结电池量产效率稳定在25%以上,但如果要将效率提高到26%以上,就需要异质结叠加其他技术。

爱康科技电池研究所所长易志凯表示,2017年1GW异质结电池产线投资规模大约是PERC电池的3倍左右。近年来,降本的驱动力主要来自进口设备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接下来降本需要依靠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以及同期进行的生产效率提升。

理想万里晖CMO胡宏逵表示,异质结技术降本关键在于设备的国产化、标准化、量产化,以及相应设备的智能化提升。2020年国内已经实现异质结设备的国产化,设备投资成本降低到约5亿元/GW,预计明年可以降低到4.5亿元左右,随着设备智能化提升,可以提高异质结电池的效率,预计异质结设备降本后,量产平均效率可以突破25%。

王可认为,异质结技术将带来产业格局的巨大变化,由于异质结电池的工艺、人员、厂房、设备与现有的电池线全部不兼容,新的企业将拥有后发优势,将对拥有大量旧电池产能包袱的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就好像PERC电池技术成为主流带动了爱旭和通威的崛起一样。”

分享到:

关键字: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