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2021年LFP需求将继续升温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 发布时间:2020-12-3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

2020年,一度黯然失色的磷酸铁锂电池重现曙光,迈入新的增长周期。

2020年磷酸铁锂电池占比持续上升,11月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在全材料类型占比已达到44.4%。

另据统计,1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0.6GWh,同比上升68.8%,环比上升80.9%,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4.7GWh,同比上升91.4%,环比上升95.5%。

磷酸铁锂电池的悄然升温既有政策调整的原因,也与高性价比车型的陆续投放分不开。

2020年之前,补贴政策以高续航里程为导向,因此车企在车型研发上也格外追求高续航里程,以获得最优补贴;然而到了2020年,续航里程在300公里以下的车型无法再获得补贴,一些企业不得不开始降低对续航里程的追求,推出高性价比的车型。

2020年1-11月,A00级车型占比从2019年的21.9%提升至31.3%,主打A00级车型的五菱宏光和长城欧拉前11个月的销量分别达到了8.1万辆和4.2万辆,位列纯电动汽车销量榜第3位和第5位。

除A00/A0级车外,特斯拉Model 3的标准续航里程版本也采用了磷酸铁锂电池;大众在8月的中国汽车论坛上,明确未来将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梅赛德斯-奔驰则在10月的战略发布会上提出中低续航版本车型将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构想。

同时,磷酸铁锂电池大势逆袭的趋势下,其产销情况、市场集中度、价格以及生产工艺也随之发生变化。

从产销数据上看,2016年磷酸铁锂产量为7万吨左右,2017-2018年产量保持在7-8万吨,2019开始储能领域的需求增长导致总产量提升至9-10万吨,2020年由于下半年需求旺盛,磷酸铁锂产量增至14万吨。

2021年新能源汽车、重卡、船舶、电化学储能等多个领域需求共同释放,估算明年磷酸铁锂保底需求25万吨。

市场集中度方面,2020年磷酸铁锂电池市场集中度较高,几家头部企业占据了大概80%-90%的市场份额,德方纳米、万润、贝特瑞、裕能等基本都是宁德时代的供应商。

从价格方面来看,磷酸铁锂材料从11月初开始涨价,正常涨幅是2000元/吨,而原材料碳酸锂涨价幅度已超过1万元/吨。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材料端龙头企业集中,固定供货给下游电池企业,在这种供需格局下,价格向下游传导的可能性较小;而原料端由于产品相对标准化,除了作为磷酸铁锂材料,还可以供货给其他行业,在下游供应上选择更多。

目前,主流磷酸铁锂材料价格为3.5-4万元/吨,储能用磷酸铁锂材料价格为3.1万元/吨左右,动力用磷酸铁锂材料价格为3.5万元/吨。

生产工艺方面,当前磷酸铁锂电池主要有以下几大工艺路线:

1.磷酸铁工艺,该工艺是现阶段国内磷酸铁锂电池的主流工艺,比亚迪、北大先行、国轩高科均采用这种工艺,其优势在于生产的产品克容量和压实密度较高;

2.硝酸铁工艺,这种工艺生产的产品克容量稍低,但一致性较好,成本也更加可控;

3.铁红工艺,这种工艺生产的产品主要优势在于产品成本较低,劣势在于克容量和压实密度较低,目前更适用于作为储能电池,该工艺下80%-90%的产品均流向了储能领域;

4.水热法工艺,这种工艺成本极高,生产的产品可达7-8万元/吨,其优势在于低温性能及倍率性能较好,但由于价格昂贵,产品大多用在军工领域;

5. 磷酸锂工艺,这是今年推出的新工艺,其优势在于成本比较低,但磷酸锂产品来源却不稳定。

从生产工艺上看,磷酸铁锂电池并非十全十美,但不可否认的是,依据其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制造成本低等优势,磷酸铁锂电池市场需求依旧旺盛。

除了新能源汽车外,5G基站、电化学储能、二轮车等其他领域的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尤其是储能领域,或成为磷酸铁锂电池的第二战场。

上半年,中国铁塔和中国移动先后进行5G基站备用电源磷酸铁锂电池储能项目的招标,中标企业包括鹏辉能源、亿纬锂能、南都电源、中天科技、海四达、双登集团、雄韬电源、光宇电源、力朗电池等。

近日,《中国铁塔与中国电信备电用磷酸铁锂电池产品联合集中招标项目招标公告》正式发布,招标预估量为2.09GWh。

未来中国至少需要新建或改造1438万个基站,以单站能耗2700W、应急4h进行估算,5G基站储能市场未来将提供155GWh的磷酸铁锂电池需求空间,对应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

分享到:

关键字: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