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双碳与新型能源系统 返回

疫情之下,2020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发生6个积极变化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 发布时间:2021-01-03 浏览:

据Grist.org网站发表文章,题目是:6 reasons 2020 wasn’t as bad for climate change as you thought (“6个原因:2020年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作者Emily Pontecorvo and Zoya Teirstein)

关于2020年还有什么可说的,但还没有说呢?这是最长的、最艰难的、最黑暗的、最重要的是,充满了坏的消息。但我们要告诉你的是,即使疫情在全球大流行期间,依然有强大的力量与之抗衡,请与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今年气候行动向前推进的六个方面。

1、气候变化成为重大的政治议题

2020年是气候变化最终成为政治焦点的一年。看看美国民主党的初选就知道了,在那里,几十位候选人争夺“最激烈的气候鹰派”的头衔,并试图通过一个逐步变得更加雄心勃勃的气候计划相互竞争。拜登公布了一份更新的、更具雄心的初选气候计划,并在10月举行的总统大选最后一场辩论中表示要“让石油工业转型”。

为什么美国总统候选人要躬身向选民表明他们对气候行动是认真的?因为民调显示气候变化对美国人很重要。大选前,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58%的美国人对自己的社区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有些担心”或“非常担心”。环保选民联盟(League of Conservation Voicers)的出口民调显示,在有犹疑不决的选民(那些考虑同时投票给特朗普和拜登的选民)中,拜登在“气候变化、清洁能源和环境”问题上以58个百分点的优势胜于特朗普。

2、大型机构承诺从化石燃料公司撤出资金

化石燃料公司今年损失惨重,这不仅仅是因为大流行病导致的石油和天然气需求下降,而且世界各地的学校、宗教机构和城市都做出了新的承诺,将与开采和销售化石燃料的公司剥离。

著名的学校如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美国的乔治敦、布朗、康奈尔大学,加入了越来越多的大学和大学计划剥离给他们捐赠的化石燃料公司。美国最富有的两所大学,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压力越来越大,这两所大学的捐赠总额达到720亿美元。尽管这两所学校都没有承诺撤资,但哈佛大学宣布了一项仍然模糊的计划,即到2050年将来自化石燃料公司的捐赠额降至零,并声称它将能够与化石燃料公司合作实现这一目标。

撤资是否会促进经济脱碳所需的更广泛的变革,目前仍存在争议。但在2020年变得更为明显的是,对那些尚未准备好应对这些变化的公司进行投资的风险越来越大。埃克森美孚(Exxon)并没有做出任何减排承诺,但今年在股市表现如此糟糕,以至于被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ow-Jones Industrial Average)剔除。

3、尽管疫情大流行,可再生能源仍在增长

化石燃料公司在今年遭受了灾难性的打击,当时COVID-19流感使经济陷入停滞,并导致油价暴跌。事实证明,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弹性要大得多。可再生能源也在变得越来越便宜。彭博新能源财经的一项研究发现,对于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来说,太阳能和陆上风电是最实惠的新能源。成本的下降、更高效的技术以及政府在世界某些地区的支持,催生了更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厂,目前平均风力发电厂的发电能力是四年前的两倍。国际能源署的一份报告预计,202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新增电力容量的90%。

4、油气管道几乎不可能建成

2020年管道建设公司和能源公司建造长距离运输石油和天然气的基础设施,遇到了一个又一个路障。事实上,如此之多的障碍使得一些能源公司放弃了建造这些油气管道的努力。拜登承诺将通过撤销特朗普总统在2019年建设Keystone XL输油管道的行政许可。

5、城市对建筑物的排放进行核查

联合国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建筑因使用电和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占全球排放的28%。可喜的是,在2020年,控制建筑物排放的努力开始了。

旧金山、奥克兰和圣何塞市通过了法律,限制在新建筑中安装使用天然气的电器。这些“天然气禁令”已经在美国流行起来:西雅图市长希望更新该市的建筑规范,禁止在新建筑中使用化石燃料;圣路易斯出台新的建筑性能标准,逐步淘汰大型建筑中的燃气用具;马萨诸塞州布鲁克林市禁止在新建筑中使用天热气。

明确地说,对建筑物进行脱碳并不像禁止煤气管道或电器那么简单。随着越来越多的建筑完全用电,天然气公用事业可能会经历一个缓慢的死亡过程,越来越少的客户可能最终支付维护一个庞大的天然气管道网络。

6、越来越多的国家确认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

“净零排放”的理念已经存在多年,但在2020年,它作为全球气候政策的一项基本原则被推上了主流。每周似乎都会有一个州、国家、银行、公用事业公司、科技巨头甚至石油公司宣布,承诺在未来几十年内实现净排放为零。

但这一结论是基于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首先,我们必须大幅减少排放。协议的全部“净”部分应该只适用于经济中最难脱碳的部分,比如航空和航运。但许多企业今年做出的净零排放承诺,对于何时减排,或是否会减排,都是模糊不清的。

2020年最重要的进展可能不是净零承诺的大量出现,而是一些企业终于开始公开核算与其供应链和产品相关的排放量,即所谓的“范围3”排放量。“范围3”的透明度给整个经济体的减排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分享到:

关键字:气候变化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