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节能减排政策出台 车企尝试新能源产业突围

作者: 来源:北京商报 发布时间:2012-06-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不久前国务院讨论通过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称新能源汽车将受到大力推广,欲安排60亿元用于支持推广1.6升及以下排量节能汽车。
 
    仅隔一天,工信部网站正式发布了《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该项标准将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日前有消息称,最新的汽车节能补贴政策可能会在6月落地……
 
    一项项政策的出台和即将出台的消息不外乎一颗定心丸,汽车企业都在敏感地捕捉着政策变动的蛛丝马迹。专家预测,60亿元节能汽车补贴资金为新的节能汽车补贴政策提供了资金保障,无论是电动车还是混合动力车市场,热度都将持续升温。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家称,在国内政策不明、行业标准缺位的当下,密集出台的扶持政策很可能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引入到新一轮竞争中。
 
    车企混战新能源
 
    中国汽车市场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发展,政策的扶持功不可没。针对近期节能与新能源政策的集中出炉,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经历多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后,新能源汽车终于有望跨过产业化普及的门槛。
 
    虽然对于新能源汽车方向的争论还在继续,但在强烈的中国新能源车市预期乐观下,各车企竞相拿出真材实料,加速在华新能源产品的投放。
 
    从去年丰田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在华落地,再到今年3月“云动计划”强势推出,丰田在中国发展新能源尤其是混合动力的战略路线图已经十分明确。伴随着丰田大规模的在中国销售混合动力车型,奥迪、奔驰、宝马、大众、PSA等几乎所有企业都开始推出新能源汽车。
 
    5月末,宝马中国透露,今年华晨宝马将推出一个电动车品牌,这个品牌是专门为中国市场打造的,为中国的政策而生;通用的雪佛兰沃蓝达增程式电动车也开始正式面向私人消费者销售……可见,曾经动作缓慢的跨国品牌都在今年不遗余力地加入到了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开发与投放中。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微博)认为,由于新能源汽车规范标准尚未出台,各家企业谁先占领市场就意味着谁掌握了未来的话语权。
 
    尽管目前国内生产企业与跨国汽车巨头实力差距明显,但并非全无优势。截至去年年底,我国已累计投入20亿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国内车企在新能源产业化上的投入,也已经成为“十二五”期间的重头戏。
 
    此前,工信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的23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中,共列入61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271款新能源汽车产品。国内主流车企都有了明确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开发计划。除此之外,财政部日前亦表示,从今年起我国每年将安排10亿-20亿元资金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涉及新能源汽车的车牌拍卖、摇号、限行等限制措施也会尽快取消。
 
 
    电动车仍处“吆喝”阶段
 
    然而,政策的明确、汽车厂商的热情投入与市场的反应并不成正比。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销售占车市整体销量比例仅为0.04%。今年一季度,我国销售了纯电动车1830辆、混合动力车1499辆,占比仅为0.07%。
 
业内普遍认为,造成新能源汽车市场冷淡的原因有多方面,除了车价居高不下外、技术不成熟、充电设施不健全、售后服务昂贵外,车型的严重缺乏也是阻碍发展的关键。
 
    记者调查发现,眼下上市销售且已被消费者认知了解的新能源车非常少。此外,尽管不少汽车厂商已推出了新能源车,但经销商对于此类产品的销售并不乐观。
 
    上周,雪佛兰正式启动向私人销售沃蓝达增程式电动车,由于是进口车型不能享受政府补贴,少有消费者问津;比亚迪F3DM仅在深圳销售,而e6电动车北京虽有展车,但还没有正式上市;另有众泰5008、长安电动车等虽称可以向个人销售,但因充电配套等问题不能解决,所以基本还没有成交……也就是说,电动车的销售还处于“吆喝”阶段,并未有实质性销售。
 
    虽然包括消费者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一致认为,新能源车能够应对油价高涨,国家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上也非常重视,但事实是,眼下节能和新能源车只占全国汽车总产销量的0.2%左右,相当于马路上每跑过500辆汽车,才有一辆是新能源车。
 
    一方面是车型少;另一方面新能源车的配套措施更是严重滞后。如新能源汽车使用中的充电问题,目前北京市已建成高安屯、北土城、航天桥、马家楼4座大中型充换电站,但由于收费和配套管理问题,至今未向私人开放。
 
    混合动力已然先行
 
    不过好在混合动力车型已真正走进了消费者生活。记者调查获悉,一汽丰田新普锐斯在京正式开售两个多月,消费者反响很好,各家4S店均有订单成交,情况好的店已交车20余辆;上市不久的广汽丰田(微博)凯美瑞·尊瑞也因价格不高,吸引了大批关注的目光,现各家经销商处已开始陆续接到订单。
 
    可见,混合动力车型正在迅速贴近消费者。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混合动力车现在卖得好很正常,因为“消费者能通过节油获得实惠,只要车价回归常态,销量很容易上去”。崔东树称,混合动力车型比常规车型贵10%左右是比较合理的。
 
    从各大汽车厂商公布的计划中可以看到,混合动力车型即将大量上市。市场人士预测,混合动力之后就是纯电动车。新能源车面向个人推广与销售的大幕就要拉开,市场的考验也将随之开始。
 
    新能源车将进入密集上市期
 
    事实上,伴随着政策的明确,一场围绕着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序幕已经拉开。 
 
    一位参与规划制定的人士向记者透露,相关新政出台后,国家会进一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或出台优惠政策等手段,来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按照规划,到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标是争取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市场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各大汽车厂商的大量新能源车型计划在2012-2013年上市,今明两年,新能源车将进入上市的密集期。
 
    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大的考验正在眼前,其要害在于如何在保持市场增长的同时,避免出现新能源企业大跃进的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政府的政策倾斜,补贴到位,消费者自然会感觉到新能源汽车的优越性。
 
分享到:

关键字:节能 政策 出台 车企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