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储能投运项目 返回

比亚迪的“中间路线”能否走通?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4-03-1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可能连自己都觉得30万的售价有些刺激,比亚迪(002594)汽车总经理侯雁在报出e6的价格之后,还不忘加上一句“补贴之后不到20万”。这种“优惠”或许能够抚慰一下自己,但说服得了北京市民吗?

实际上对e6有所了解的媒体同行,都知道以e6的成本,其销售价格定然不会便宜。不过,直到听到最终的价格之前,很多人多少还是抱着更低一些的预期。因为就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阶段性而言,品牌效应尚未形成,价格与安全性、便利性一样,依然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但比亚迪显然没有,抑或说不愿意跟随当前电动汽车“两头挤”的潮流。所谓两头挤,简单说就是先从富人和穷人卖起。特斯拉、宝马i系列等等动辄百万的产品,盯得是社会名流、成功人士等“土豪”,目的是给他们提供一款既能赚来“环保”的名声、又可显摆身份的奢侈玩具。山东等地几万块钱的低速电动,走的则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草根路线,靠的是低收入群体同样怀有的汽车梦。两股势力精准抓住了市场的真正需求,因而目前日子过得都还不错。

难就难在夹在中间的城市居民群体,尤以京沪等一线城市为甚。这些生活在汽车社会最前端,饱受限号、摇号折磨的人,有着极强的购车需求,但文化、收入水平让大部分人上购不到豪车、下不屈尊微车,还不信任国产品牌。这种心态同样影响着新能源汽车。当整个产业自身亟待完善,尚未被社会公众完全认知、信任与接受时,让他们放弃更加熟悉和亲近的传统汽车而选择新能源汽车已非易事,花费一辆合资中级车的钱去买国货更是难上加难。比亚迪选择“中间路线”直接攻坚这样一个市场,前途注定不会平坦。

当然,时间能够改变一切。当初开着粤牌电动出租满北京痛诉地方保护的比亚迪,如今不也开进了四九城。新能源汽车毕竟刚起步,哪家都很难指望立刻上量。因而比亚迪选择不走低价的效果,或许将在日后的品牌竞争阶段显现。

分享到:

关键字:比亚迪 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