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月11日,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个人微博上称:“据我了解,今年大概有数家科技企业会成为不同模式的造车新势力,这对智能汽车市场和新的移动生态真正的到来,会产生非常正面的加速影响。”
话未落音,百度就宣布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智能汽车界,位于杭州的吉利汽车,便是其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将在智能汽车制造相关领域展开紧密合作,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车。
从2010年开始,互联网经历了“千团大战” “电商大战”“手机大战”“网约车大战”“O2O大战”“二手车大战” “短视频大战”和“社区团购大战”,如今“战火”似乎已经烧到了传统造车行业。
特斯拉一路绿灯落户上海,目前已实现国产;百度和吉利新组CP;苹果、滴滴、富士康等“巨头”已入局,还有蔚来、理想、小鹏、威马、高合等“汽车新势力”......进入2021年,汽车界风起云涌,降价、合资、出新款,“大战”已经硝烟弥漫。
贾跃亭回国时间永远定格在“下一周”,互联网造车你觉得靠谱吗?
1、百度牵手吉利:“造车氛围组”一对新CP
百度公告称,百度汽车公司独立于母公司体系,保持自主运营。同时,百度将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小度车载、百度地图等核心技术全面赋能汽车公司,支持其快速成长。
显然,这次合作是百度主导的。对于百度来说,除了吉利的投资,吉利还能提供工程和工厂建设或升级的支持,而自己则开放了过去8年的汽车智能化领域的技术和经验。
满大街跑的吉利汽车,大家一定不陌生。眼下,创业35年的吉利正在从汽车制造商向智能电动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并在新能源科技、车联网、智能驾驶、人机交互、共享出行、车载芯片、低轨卫星等前沿技术领域不断提升能力,布局未来智慧立体出行生态。
吉利方面则表示,此次合作将基于吉利最新研发的全球领先纯电动架构——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展开。该架构基于全球智能电动汽车前沿科技,突破传统造车边界,通过硬件层、系统层、生态层的整合,致力于构建无限互动延展的未来出行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持续优化的个性化服务与不断成长的移动出行生活。
此前,百度和吉利已在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家居、电子商务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此次牵手,这对“造车氛围组”的新CP就是奔着造车去的,且动作频频。
企查查数据显示,百度关联公司此前已申请多项汽车相关专利。比如,1月8日申请公开的专利“记录车辆行驶信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车辆间安全提醒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等,专利涉及自动驾驶、智能交通、车联网等技术领域。
据了解,新组建的百度汽车公司将面向乘用车市场,让用户购买到更极致的智能电动汽车。百度汽车公司将着眼于智能汽车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全产业链,传承百度强大的人工智能、互联网科技基因,利用Apollo领先的自动驾驶能力,重塑智能汽车产品形态。
2、巨头抢滩汽车制造,再不入局就晚了
2020年,蔚来三款SUV总销量4.37万台。理想One交付约3.26万台。小鹏G3、P7共交付约2.7万台。去年,特斯拉Model 3销量超过13.7万辆,超过三家总和。
特斯拉像一条鲶鱼,激活了国产新能源汽车,蔚来、理想、小鹏等品牌在这波浪潮持续发力,让所有人看到了智能电动车的价值,原先观望的企业开始寻找在这个赛道的位置。
2020年,蔚来汽车累计融资近69亿美元,并获6家银行104亿人民币授信,这些钱都拿去做什么了?当然是研发。资料显示,蔚来今年至少有4个项目在同步进行:中大型轿车ET7,中型轿车ET5,已量产的蔚来ES8和ES6的改款。就在前不久,蔚来对标特斯拉Model S的第一款轿车ET7面市,各方面配置都很有诱惑力。
3年只卖一款车的理想汽车也没闲着,正在努力研发后续车型。据招股书,理想计划2022年推出一款采用增程式技术的全尺寸SUV,内部代号X01,对标宝马X7和奔驰GLS。小鹏也在加紧轿车市场渗透。据悉,小鹏汽车计划今年4月发布新款轿车P5,今年下半年量产交付,SUV车型G3和轿车P7也在计划中。
此外,苹果公司也传出将在2021年9月发布首款电动车Apple Car;华为对外宣布在2020年已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投入5亿美元;阿里与浦东新区共同投资打造的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也即将亮相;9月21日,滴滴宣布与比亚迪合作打造定制电动汽车,第一款定制电动汽车D1获准销售;富士康也与吉利合资成立了公司,意在为第三方汽车企业代工……
“巨头”纷纷入局造车,似乎再不入局就晚了。2021年,特斯拉仍然是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最大变量。国产Model Y 在新年第一天上市,约34万起售,比进口版价格下调约15万,这会对同一定价区间的蔚来、理想而言,无疑是一种打击。而在轿车市场,加了热泵的新款特斯拉Model 3,也会给小鹏P7、P5带来很强的冲击。
而让国产新能源汽车难受的是,特斯拉所有车型依然还有很大降价空间。
3、百度需要故事OR国产汽车需要特斯拉?
2020年以来,特斯拉股价一路飘红跻身“十倍股”,市值在两年前就超过了宝马。硬币的另一面是,传统车企转型乏力,新能源汽车不瘟不火,即便是新能源汽车销量比例高达90%的吉利,也面临瓶颈。
众所周知,智能汽车是基于传统汽车的智能化升级而来的,其对技术需求包括辅助驾驶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及万物互联技术,传统车企与新技术的融合还不够,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在传统量产车型的应用普及也不够。
面对特斯拉的强势出击,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车、东南汽车等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在快速崛起,但依然需要一个像特斯拉这样的平台型车企,虽然华为、阿里都在尝试,但每年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打卡”的百度无人车更被看好。
问题在于,近年来百度频频错失移动互联网、O2O、短视频、直播等“风口”,且支柱产业广告业务持续萎缩,AI、无人驾驶等前瞻业务商业化又遥遥无期,百度太需要“故事”了。当蔚来市值一年超越宝马奔驰后,百度看到了新方向:造车!
和谁合作?摆在百度面前的选择很多,国有控股的车企相对落后,比亚迪更可能优先选用华为,而从收购沃尔沃、投资奔驰、重组力帆来看,吉利表现得更开放,自然成了百度的最优人选,甚至能利用吉利的现有厂房,将百度的车迅速推向市场。
互联网造车,虽然故事不新,但足以拯救了百度的颓势。股市的表现足以证明,近20个交易日,百度股价上涨60%以上,市值也时隔两年后再次回到800亿美元之上。
而百度积淀的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小度车载、百度地图等核心技术能都赋能传统车企?百度能不能成为像特斯拉这样,成就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时间会给出答案。
【观察】苹果、百度以及特斯拉
有人问,我们为什么一路绿灯引进特斯拉?我认为,特斯拉的意义相当于苹果之于智能手机,培育的是一个超长产业链。
手机产业的轮回,如今又在电动汽车领域重演,如同当年苹果进入中国,倒下了波导等一批国产品牌,但却崛起了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舜宇光电等一批优秀供应商,还培育了小米、华为、OPPO 、VIVO等国产品牌。
前段时间,国产特斯拉Model Y爆降16万,国产Model 3售价下探至26万元,蔚来等品牌只能“硬扛”。有人担心特斯拉降价会伤及国产汽车产业,要我说啊,真正有竞争力的品牌是打不死的,优秀的竞争者给国内整车厂重塑的机会。
曾经的苹果和如今的特斯拉,何其相似?细心观察不难发现,最近一段时期国产电动车也变得多了起来。除政策推动外,随着技术趋于成熟,国产电动车也迎来高速发展期,宁德时代、三花智控、银轮股份、比亚迪电子、安世半导体等上下游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
你要知道,汽车产业链的复杂程度远超手机,特斯拉一级供应商就超600家,而百度手握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小度车载、百度地图等核心技术,它能不能成为“下一个特斯拉”?这是大家都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