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1月12日,在浙江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麦浪民宿,入住的游客周莉红在朋友圈里分享起她的“入住碳单”。麦浪民宿是2019年10月最早一批加入杭州供电公司与杭州市文广旅游局合作的“低碳入住计划”的民宿之一。游客通过手机扫码即可获得入住期间的碳账单,不仅可以了解自身用能情况,还可与周边其他旅客比较排名,赢取电费红包等礼品。
在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被再次强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积极投身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在浙江,一系列创新实践已经展开。
服务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能源转型,成效显著。据国新办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2019年我国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1%,超过了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2019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5.3%,比2012年提高5.6个百分点,提前完成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的目标。
正在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的浙江,在“十三五”期间持续优化电源结构,清洁能源装机占比由“十二五”末的23.6%提高到2019年年底的36.5%。
消费侧的电能替代也正广泛推进。在浙江,绿色用能正密集进入乡村及农业生产、工业、校园、港口岸电、商业餐饮、居民再电气化等各个领域,悄然改变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也为应对气候变化增加了底气。光伏产业逐步常态化、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电气化改造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近年来的技术进步助力可持续发展,让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得以兼顾。
提升全社会综合能效水平
“碳中和”目标之下,浙江正努力做能源“融合”,汇集电力、煤炭等各类能源数据,挖掘数据价值。
2020年12月10日,由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的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项目通过验收。该能源大数据中心汇聚了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各类能源的生产、输送、存储、消费等数据,以及相关环境数据、政务数据资源。
能源大数据中心能够通过对企业历史用能数据的分析和实时监测,为政府合理分配区域用能指标提供决策依据;通过监测与对比行业内不同企业能耗强度,对企业进行能耗水平评级,为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提供依据。它还将充分融合能源数据,并通过采集、分析企业生产工艺各环节用能数据,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用能优化建议,提升能效水平。
通过各类能源深度互动,从源头减少碳排放,将有力助推“碳中和”。国网浙江电力探索建设能源互联网形态下的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通过海量资源被唤醒、源网荷储全交互、安全效率双提升,实现内外资源极大调动、调节模式极大优化,更好地适应各类能源互联互通互济,大幅提高能源资源广域优化配置能力和社会综合能效,实现保障能源安全、推动低碳发展、降低用能成本的目标。
推动新业态发展
“碳中和”倒逼和催动新业态加速生成。
氢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被称作“绿氢”的可再生能源制氢,实现了制备过程“零碳排放”。2020年10月29日,国网浙江电力成功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这也是公司牵头承担的首个氢能相关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该项目示范工程将氢能与可再生能源耦合,通过氢能支撑的微网满足用户对多种能源的需求,实现从清洁电力到清洁气体能源转化及供应的全过程零碳排放,以及清洁能源100%消纳。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湖州,低碳发展创新不断。从构建普惠碳市场,将公众的绿色低碳行为数据转换为碳积分,倡导“谁绿色、谁受益”,到建立减排量碳市场,对绿色低碳项目的生态价值定量化、货币化来抵消碳排量,再到打造配额碳市场,通过碳排放总量控制和价格机制,对工业企业碳排放施加管控约束,多层次复合型的碳市场体系正在湖州生成。
在国网浙江电力,电化学储能、氢能储能及抽水蓄能等多种形态的储能业务相继开展,“绿电交易”进一步拓展清洁能源采购市场,助力整体资源优化配置。国网浙江电力将为能源体系全环节、全要素深度调整寻找突破口,为经济转型升级积蓄能量,持续探索“碳中和”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