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三峡集团牵手中国电信 除了建大数据中心还要做这些

作者:孙雨 来源:IDC圈 发布时间:2021-01-21 浏览:

上个月底,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开工,因三峡集团表示除自用外其余投向市场,引发业内关注和疑问。毕竟数据中心行业存在较多壁垒,新开展IDC业务的企业如何解打破壁垒,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

三峡+中国电信 要做什么

近日,三峡集团与中国电信宣布开展合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解开了上述疑问。

协议显示,三峡集团与中国电信将就新基建大数据中心产业开展合作。三峡集团在合作中发挥电能、区位、资金等方面优势,中国电信发挥链路传输、市场拓展、IDC建设与运维等方面优势,联合建设和运营大数据中心,打造新基建大数据中心产业标杆项目。

除大数据中心外,双方还将围绕工业互联网、产业数字化、长江生态云、国际业务和资本层面开展合作。

笔者仔细了解发现,三峡集团发力IDC并非心血来潮,早在2017年三峡集团就开始在宜昌布局大数据产业,已经大数据产业上升到集团战略。数据中心具备重资产、生命周期长的特点,行业门槛较高,前期建设、后期运营、资金投入、土地资源、电力资源、能耗指标等都是拦路虎。相较于其他跨界IDC的企业,三峡集团在工程建设、存量土地、清洁能源以及资金投入上均存在优势。

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

由此看来,三峡集团发力包括数据中心业务在内的大数据产业顺理成章。在此之前,三峡集团已经三峡集团主动响应国家新基建战略,全力推动新基建数据中心在宜昌落地,相继规划实施田秋渔数据中心项目、东岳庙数据中心项目、紫阳大数据中心等产业项目。

为何选择中国电信

那么,三峡集团为什么选择中国电信合作?

首先是IDC业务经验和资源。电信运营商自上世纪就开始建设数据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数据中心业务。即使当前第三方数据中心兴起,三家电信运营商的仍然占据了一半左右的IDC市场规模。

在数据中心网络、项目设计和建设、运营上,电信运营商均有丰富资源和经验,对区域IDC市场熟悉,客户资源和市场资源上也十分充足。因此,选择电信运营商可以与三峡集团形成极好的互补,在建设新基建大数据中心时事半功倍。

三家运营商中,中国电信在三峡所处的南方地区区域优势更为明显,其IDC业务发展也更胜一筹。从2020年年中财报看,中国电信的IDC总数超过600个,机架数量超过38万个,其中80%的机架部署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川渝陕四个经济发达区域,60%机架集中于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流量导向突出、集约优势显著,全国平均机架利用率为70%,高于行业平均、具备拓展空间。

双方的合作除IDC外还涉及云网业务、数字化转型、大数据、国际业务等内容,中国电信在上述领域均有开展相应业务,笔者认为,其丰富产品体系应该也是促成三峡选择合作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关键字:数据中心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