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氢储能>制氢 返回

德国科技巨头押注绿氢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石化报 发布时间:2021-01-29 浏览:

据美国油价网报道,氢能正成为太阳能和风能之后的下一个“明星”。在氢能声名鹊起时,德国科技巨头西门子旗下两家公司将联手推进绿氢技术,建风力制氢系统,帮助全球经济脱碳。

绿氢被吹捧为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方案,其既可作为能源载体用来储存能量,又可用于燃料电池为汽车提供动力。绿氢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因为它的生产来自电解水,使用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力,这意味着它的碳足迹远低于天然气或煤炭制氢。

因此,西门子歌美飒公司和西门子能源公司加入了一个日益壮大的绿氢支持者团体,并认为这是解决地球污染问题的最终方案。两家公司在近日发布的新闻稿中表示,计划5年内投资1.2亿美元开发海上风力制氢系统,包括一个与电解系统整合的涡轮机,目标是在2026年前进行全面试产。

西门子歌美飒公司首席执行官安德里亚斯·诺恩表示,“我们的风力涡轮机在全球能源系统的脱碳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的员工是塑造绿色未来的一部分,拥有丰富海上风力资源的地区将成为氢经济的潜在来源地”。

虽然绿氢生产前景广阔,但这是一项昂贵的技术。专家警告说,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内,绿氢在经济上不太可行。不过,也有人预测绿氢技术成本会大幅下降,如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的分析师表示,预计2040年前绿氢生产成本下降64%,在某些地方甚至会下降更多。

平均而言,2040年前,绿氢生产成本将逐渐等同于化石燃料制氢。而在一些国家,如德国,这个目标将在2030年前实现。

但降低成本仍需努力,目前绿氢生产成本是天然气制氢成本的3~6倍。另外,天然气制氢成本可能随着天然气需求增加而上涨,这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竞争环境。这表明,绿氢的竞争力将取决于气价,而不是使其成本降低的技术进步。很明显,能源转型是要付出代价的,问题是,这个代价有多大,世界上有多少国家能负担得起。目前来说,绿氢燃料仍是一种希望,而非现实。

分享到:

关键字:氢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