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球能源市场彻底改变的一年。3月,欧佩克+减产协议谈判失败,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石油市场主要参与者地位的重新分配决定的。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统计数据,2016年,当第一个欧佩克+减产协议宣布时,欧佩克在全球石油和液态烃产量中所占份额为37.8%,2019年这一份额降至34.4%,而美国同一时期所占份额从15.2%上升到19.3%,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所占份额从27.5%上升到31.4%。
欧佩克内部意见的不一致和市场份额的减少,迫使其收紧减产政策,因为这日益威胁到成员国的国家利益。俄罗斯快刀斩乱麻解决了这个难题,当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产量不断增长、西欧采取措施向低碳经济转型时,其立即明白了“减产竞赛”无意义。但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促使俄罗斯重新加入减产协议。不过,这只是一种战术上的撤退和暂时的权衡,不可能扭转长期的全球性趋势。
全球性趋势中最重要的是,在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实现全球经济脱碳。虽然出现疫情,但与前几年相比,可再生能源产业增速更快。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包括水电)增长5%,而2020年前9个月增速已达到12%;欧盟这一增速也从9.1%增至9.5%。
另外, 国际能源署(IEA)曾估计,全球2020年投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生产的资金减少29%(6890亿美元),而投资替代能源的资金只会减少3%(3010亿美元)。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投资在发电领域所占份额增至67%(2019年为65%)。这就是国际能源署在《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提高对全球可再生能源需求增长长期预测(从每年7.1%提高到7.4%)的部分原因。
2020年底,氢能的未来也变得更清晰。2020年6月,德国公布了一项包括38个有助于实现国家气候目标的国家氢能战略,总成本为90亿欧元(约合709.7亿元人民币),重点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氢。欧盟2020年7月提出自己的氢能战略,俄罗斯也批准了氢能发展计划。这不是巧合,而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虽然国家之间存在政治分歧,但能源领域的合作仍是优先考虑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