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山西省光伏制造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发布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电力报 发布时间:2021-01-29 浏览:

“作为‘煤老大’,山西现在要争做能源革命的排头兵、改革开放的新高地。这也是晋能科技的初衷和目标。”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简称“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如是说。

日前,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的《山西省光伏制造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简称《行动计划》)中提出,力争到2022年,山西省光伏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130亿元。该《行动计划》中不止一次提及晋能科技、潞安太阳能等龙头企业在山西省打造光伏制造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近年来的发展,晋能科技作为山西省光伏行业的排头兵,已跻身于国内光伏行业前20强,在力争实现山西省光伏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目标过程中,充分发挥了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

异质结是未来主要研发方向

《行动计划》中对山西省光伏制造业发展现状的描述中提到,近年来,山西省光伏制造业年均增速超过30%,同时山西省光伏制造业坚持自主技术创新,晋能科技、潞安太阳能年研发投入均超过1亿元。潞安太阳能PERC电池量产转换效率达到22.8%以上,高效叠瓦组件功率达到500瓦。值得一提的是,晋能科技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建立联合实验室,建成了国内首条百兆瓦级并实现连续规模量产的高效异质结(HJT)产线,异质结电池量产最高效率可超过24.7%,达到行业最高水平。

持续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杨立友接受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组件制造商,晋能科技未来几年将深入研究大硅片、MBB、半片、双面发电等与异质结、PERC技术的结合,不断提升组件产品的功率和可靠性,降低损耗。同时,随着异质结量产技术的逐渐成熟,晋能科技正在研究异质结与其他光伏电池技术相结合,例如异质结+IBC电池、异质结钙钛矿叠层电池,其中,异质结与钙钛矿在兼容性上有天然优势,可实现30%以上的光电转换效率,从而降低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

目前,晋能科技第二期100兆瓦异质结建设项目已顺利投产。最新异质结组件采用了M6电池片,结合组件MBB、半片技术,组件正面功率可达到510瓦,而基于93%的双面率,综合功率可达到570瓦。

近年来,异质结电池优势突出,已吸引国内外诸多企业密切关注并争相布局,作为深耕异质结技术的晋能科技将坚持技术迭代的核心战略,在持续深入研发异质结技术的同时,稳步扩大产能,集中优势资源,争取在平价时代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优势。

“平价时代下,电站的核心竞争力是度电成本,影响电站度电成本的因素有组件电功率、组件长期发电效率、组件质量、组件使用寿命、运维成本等。”杨立友指出,在平价时代,异质结是最具产业化潜力的下一代超高效电池技术之一,异质结技术结合了薄膜与晶体硅技术,具有N型双面电池结构,工艺步骤少,转换效率高,温度系数低,弱光响应强,功率衰减超低,可双面发电,具有超高的背面发电增益。

整合资源扩大产能规模

《行动计划》在重点任务中明确,要以晋能科技等龙头企业为牵引,拓展山西省光伏产业链。鼓励龙头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在产业上游多晶硅、硅片,下游光伏组件产业领域,培育重大项目、扩大产能规模,提升山西省光伏产业影响力。在龙头企业带动下,重点引进正反银浆、铝框、背板、EVA热熔胶膜等生产企业,增强山西省光伏产业配套能力。在人才引进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全省光伏制造企业可复制晋能科技的高端人才团队引进模式,不断优化人才引进机制。

依托龙头企业联合山西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以异质结、钙钛矿、Topcon等下一代光伏产品为重点,强化光伏电池、组件等关键技术的迭代突破,抓住产业变革先机,在下一轮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借势做大做强。目前,晋能科技已经率先实现166毫米半片多主栅异质结组件的量产规模,今年,晋能科技PERC组件将全线切换至166毫米尺寸,并将在下半年实现182毫米尺寸PERC组件的大规模量产。

对于“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行业发展前景,杨立友认为,光伏行业的技术创新永远是主旋律,技术进步也永远是推广光伏产业的根本动力。光伏行业从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技术方面还需要很大的突破。但可以肯定的是,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全行业的共同配合,能够让光伏行业拥有更显著的发展。

作者:简悦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