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纽约时报》论调我“电力数据造假” 纯属造谣

作者: 来源:中国经营报 发布时间:2012-07-0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6月22日该报发文称:有证据表明,中国部分地方和省级官员通过伪造的电力指标等经济统计数据,来掩盖中国经济已经深度下滑的真实情况。
 
    国际社会做空中国的论调开始加速,最新的一番论调源自《纽约时报》。6月22日该报发文称:有证据表明,中国部分地方和省级官员通过伪造的电力指标等经济统计数据,来掩盖中国经济已经深度下滑的真实情况。
 
    文章不仅称,经过中国部分地方管理人员和经济学家的粗略估计,电力等经济指标的不准确统计数据,导致政府错误地夸大了各种经济指标1或2百分比。文章还称,中国统计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欠缺的问题,长期存在。
 
    《纽约时报》刊发上述论调的主要基础依据是:创历史纪录堆积如山的过剩煤炭,正堆积在中国最大煤炭港口——秦皇岛。该报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中国电厂正在通过减少煤炭消耗,来被动应对电力需求的暴跌。
 
    可是秦皇岛电煤库存高企的数据,早在2012年4月份,中国媒体就已经有所报道。至于电力需求萎缩,见诸中国媒体的时间更是可以追溯到2012年1月份。
 
    即便如此,《纽约时报》仍然在吹毛求疵,尽管通篇依据的是不具名人士的观点称“中国政府官员不愿看到日益变差的数据”。
 
    但这些是真的吗?退一万步,我们可以分析一下电力数据造假可能存在的四大环节。
 
    在中国公开发布电力统计数据的一般为以下四家单位:依次为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以下简称电监会)、各省级电力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国家能源局。
 
    从电力数据源头的第一个环节看,即电监会实时监控的生产环节,电煤使用量和最终发电量有着严格的既定关系,即便后者的数据发布取决于各大发电公司,但电监会对发电公司的单位能耗生产量考核严格,这意味着电厂如果造假,那将涉及原材料,生产环节等各部门,造假成本巨大。
 
    第二个环节为电网输送环节——发电量和上网电量,以及最终售电数据,三者之间按照电监会要求,有着非常严格的输变线损耗考核,输变线损一旦不正常,电监会有非常严格的惩处措施,电网公司无从造假。
 
    第三个环节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包括国家电网在内的国内五大电力集团均为其理事会成员,而这些电力巨头特别是发电企业的电能,几乎绝大部分会卖给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可以理解为,这是一场点对点的交易。无论发电公司还是电网公司,都必须逐月把数据报送给电监会和中电联,中电联发布的用电数据是逐月累计的,修改成本巨大,同时需要与电监会的基本数据吻合。
 
    最后一个数据源是国家能源局。它下属各省市的能源机构,或许存在上报过程中的造假动机,但能源局更多的数据采信直接来自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省级电力公司和电监会。这也意味着省级能源局根本骗不了国家能源局。
 
分享到:

关键字:纽约时报 论调 电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