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极端事故或不能代表新能源电动车不安全

作者: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2-07-03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引发广泛关注的深圳5·26交通事故中,一辆纯电动出租车被撞起火致三人死亡。这一事故让刚刚启动产业化的电动汽车陷入迄今最为严重的信任危机。
 
    实际上,近两年来,国内外已发生多起电动汽车自燃事件。通过车载电池提供动力的纯电动汽车,实现了零排放的环保梦想,但体积不小的电池组搭载在汽车上,在遭遇碰撞时是否容易起火甚至爆炸,成为公众的最大忧虑。
 
    深圳事故是极端事件?
 
    这次事故中起火的是一辆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比亚迪表示,纯电动出租车运营2年间,此前曾发生过18起追尾事故,均未发生人员伤亡和车辆燃烧。
 
    5·26事故发生后,针对电动车容易起火的质疑,比亚迪官方回应,“这种极端的撞击情况下,经过多次碰撞、旋转,车内人员的生命必会受到极大的威胁,即使燃油车也可能会发生起火燃烧”。
 
    “不能以这个极端事件就说电动汽车不安全。”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全世教授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生这种高速撞击导致车辆失控事件的概率非常低,事故本身跟电池、整车安全设计无必然联系。”
 
    陈全世介绍,目前汽车碰撞测试的标准是时速50公里,因为99.9%的交通事故,都是不高于这种程度的碰撞。
 
    事故中纯电动出租车起火是不是车载电池所致?
 
    据陈全世分析,事故车辆电池组所在的车尾因被高速猛烈撞击而发生严重变形,这极易导致电池内部变形和撕裂,隔膜破裂,正负极直接相接引发短路,导致车辆起火燃烧。
 
    比亚迪汽车有关负责人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事故车辆的电池并未爆炸,e6电动车搭载电池经过国家权威部门的挤压测试,电池模块50%变形后,并没有发生起火燃烧,符合国家标准。”
 
    陈全世介绍,这个电池国家标准就是国家发改委2006年发布的《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测试标准(QC/T743-2006)》。这是一个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和国际通用标准接轨,电池模块必须通过这个标准测试才能生产。
 
    目前,对于最关键的电动出租车起火原因,深圳警方正在请相关专家进行调查鉴定。
 
    电动车安全是全球问题
 
    有专家质疑,涉事车辆着火或许是因电动车电压系统及电池设计不合理。
 
    清华大学电动汽车项目组组长韩建方向媒体指出,电动车电压系统高于200伏就是不安全的,而比亚迪e6电动车高电压系统多达300多伏,不仅可能在碰撞中产生电火花从而引爆电池,还使车内的人更易触电。此外,比亚迪e6电动车用的是插电式电池,充电插座一旦遭遇强大的外力冲撞,正负极接通短路,短时间内就会造成高温燃爆。
 
    另一种观点质疑,车用电池在测试时都不是在充满电的状态,而充满电量后的电动车电压高出10%—15%,发生燃爆的机率就会更高。但陈全世认为:“所有的测试都不是充满电的,跟电池电量多少没有直接关系,就算只有10%的电量也可能着火。”
 
    但在5·26交通事故中,追尾跑车只是车头变形,车内乘员并没有受重伤,而被撞的电动出租车严重受损。公众普遍认为,这至少说明比亚迪电动车在车身安全性上还有待提升。
 
    记者从行业内了解,目前国内外参加安全碰撞测试的电动汽车还很少。在国内,今年初长安的一款纯电动轿车在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碰撞测试中获得五星成绩,出色完成了电动车“第一撞”。
 
    也有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只有一个国家标准对纯电动车碰撞安全性提出了要求,且内容仅局限于正面碰撞要求,条款表述也过于简单、宏观,可操作性较差。
 
    业内人士分析,电动车的特殊威胁主要还是来自于自身的电池和高压线路。专家指出,车载电池组是由多个电池构成,而现在单体电池一致性不够,一个电池发生泄露就会影响旁边的电池,造成电池组内部短路、发热甚至爆炸。
 
    去年发生的众泰电动车自燃,就是由于电池组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电池漏液、绝缘受损以及局部短路的情况。在国际上,通用汽车的电动车明星产品沃蓝达,也曾在碰撞测试中发生电路起火问题。这都显示电动车安全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分享到:

关键字:极端 事故 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