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多路玩家"杀入"磷酸铁锂赛道 行业格局有何变化?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新浪科技 发布时间:2021-02-02 浏览: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热度可谓有目共睹,电驱动造车逻辑下,带来了电池需求的快速提升。当下主流的新能车动力电池有两种,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

由于体积能量密度占优,相同体积可以提供更高的续航里程,三元锂电池的市场应用,要远好于磷酸铁锂电池。

不过,这个情况在去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EV、五菱宏光Mini EV等多款畅销车型中,都使用了磷酸铁锂电池作为驱动能源。除当红的乘用车,一些商用车、两轮车、重卡、船舶等运载工具,也有对磷酸铁锂进行应用。

另外,当下热议的储能市场,主要使用的就是磷酸铁锂电池,将会成为该产品未来很大的一个需求增长点。

实际上,除了能量密度,相较于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在成本、安全性以及循环使用寿命上都要好一些。而最近,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在电池上做了一些技改,推出的CTP电池、刀片电池,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低的这个问题。

此外,不少车企已经开始意识到,消除用户对新能车使用里程的焦虑,可能并不是一味追求电池的续航,而是如何让充换电像加油一样方便。

这使得不少头部电池厂开始加速在磷酸铁锂上的布局和拓展相关应用。比如,今年1月份宁德时代和德方纳米合作,投资约18亿建设年产8万吨磷酸铁锂的项目;国轩高科推出单体能量密度超过三元常规523电池的磷酸铁锂软包电池等。

从业内披露的销售数据来看,磷酸铁锂电池去年同比增长了49.2%,同期三元锂电池则同比下降了34.4%。下游需求的剧增,给上游磷酸铁锂材料厂打了个措手不及。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些磷酸铁锂材料生产龙头企业,因订单爆满,产能不足,已经不再对外报价接单了。而根据广发电新研究小组近日调研了解到,已有包括龙蟒佰利、中核钛白、安纳达、三泰控股等化工企业进入到铁锂市场。

不过,广发电新研究小组认为,现有情况下,行业真正能提供低成本、稳定产能的只有三家企业,德方纳米、湖南裕能和湖北万润。“当前,行业有效产能高度不足,尤其是化工属性的前驱体磷酸铁(获得磷酸铁锂前的化合物)扩产难度较大。”上述研究小组表示。

但从长期看,该小组认为,前驱体磷酸铁的行业属性,可能会从小众的精细化工品,发展成量比较大的大宗材料,参与企业需要有成本竞争力。据广发电新研究小组介绍,目前参与进来的玩家主要分为三类:

一是前述提及的德方纳米、湖南裕能等原本就专注于磷酸铁材料生产的企业,其所用的生产方法,会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不过,广发电新研究小组表示,上述说法行业内依然有些争议。比如,他们在调研德方纳米的过程中发现,虽然公司具备1000-2000块成本优势,但排放导致扩产有点难度,需要时间去消化。

二是一直从事锂电材料制造的企业,比如当升科技、天赐材料这些原本做锂电中游材料的公司。

据了解,当升科技拥有磷酸铁方面的专利,在2019年就提出过战略布局的想法。不过,其采用的是客户和研发自己掌握,中间做代工的方式来介入,优势不是成本领先,要做很大份额可能比较难。

而天赐材料的布局更好,目前有4万吨磷酸铁前驱体的产能和有一条电池中试线,能够掌握全流程的技术和性能匹配。

三是上述提及的化工类企业,广发电新研究小组称,这些本来是做化工品的公司,可以利用自己的副产品技术和产能切入。

不过,该研究小组认为,铁锂行业需要对材料技术和生产工艺有一定的理解,但现在化工企业转型更多是以大宗化工的角度去做,对理解车企、电池厂这些终端用户的需求,可能会有偏差。图片(来源:新浪科技)

分享到:

关键字:磷酸铁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