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数据库>储能投运项目 返回

超日债事件持续发酵:公募“收紧”民企信用债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发布时间:2014-03-2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在*ST超日债券持有人大会召开前夕,其付息违约事件所带来的影响持续发酵。

“从投资人的角度看,近期避险情绪影响了很多机构投资者行为,部分机构开始减持民营企业信用债,转而增加中低评级城投债的配置。在一级市场上也能观察到,新发行民营企业债发行利率大幅提升,部分低资质公司债甚至出现认购不足延期发行的现象。”农银汇理基金债券研究员邓钟锋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

而公募基金一直是信用债投资的主力机构之一,近几年来,公募基金持有的信用债比例也在不断攀升。不过,在超日债付息违约事件发生后,对于信用债投资,公募基金暗中进行了一系列的策略调整。

基金公司普遍认为“11超日债”付息违约不会是单独个案,“事实上,市场一直在等待着违约第一单的出现,当第一单违约出现后,后续的债券发行人能还就还,不能还也没有兜底压力。”有公募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募债券市场打破刚性兑付的时点比预想要早。

邓钟锋认为,“11超日债”是中国债市首单出现实质违约的信用债。短期来看,事件发生之后,民营企业高收益债估值受到系统性打压,低评级品种信用利差和评级间利差迅速拉大,尤其是2013年年报出现亏损及强周期行业债券,其债券价格同期出现大幅下滑。

事实上,在超日债违约事件发生之后,交易所低评级公司债收益率集体抬升,市场的风险偏好出现下降,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明显上升。尽管近期的很多信用事件早已在市场预期之中,但当风险真正兑现时,仍然给市场带来很大冲击,未来市场仍隐含着很大的波动风险。

一位公募内部人士表示,从整个市场来看,信用债类型的公募基金可能会面临一定的赎回压力。不过,在资金面较为宽松的背景下,险资等类机构可能不一定会立即赎回所持公募产品,可能有个观察期,在判明风险后再作决断。

邓钟锋认为,未来基金公司一方面需要避免参与存在实质信用问题债券的投机,继续提高风险意识,降低强周期行业债券的配置比率,分散化投资民营公司债,加大对现有持仓债券的跟踪频率与信用研究力度,增强产品流动性,另外,还需要积极调研,在市场恐慌期,寻找被市场“错杀”品种的投资机会。

长城基金(博客,微博)固定收益部相关负责人也对本报表示,基金公司未来将会更加注重信用风险的防范,注重精选个券,同时降低低等级品种的投资比例,特别要回避行业景气度较低的民营主体债券。

深圳某基金公司固收业务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说:“2013年下半年金融市场融资成本高启,我们判断这种高利率将于2014年初传导至实体经济,实体或债券市场有可能出现小范围的信用违约事件。因此,年初制定投资策略时较为谨慎,投资标的多为中高评级债券,对于评级低且业绩不甚理想的债券,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但该负责人同时表示,4月份将进入年报和一季报的密集发布期,债券评级的调整也将趋于密集,“我们判断今年信用评级下调或展望下调的比率和只数或超往年,对债券市场或形成持续的负面冲击,因此二季度我们仍维持谨慎的操作策略,以中高评级债券投资为主,并择机投资超跌债券。”他说。

分享到:

关键字:超日债 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