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经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组委会确认,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云股份)决定联合主办CIES2021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本次大会主题为“共创储能新价值,共建市场新格局”。会议将于2021年5月24-26日在杭州洲际酒店隆重召开。
星云股份成立于2005年,于2017年在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648。星云股份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销售锂电池组检测设备、锂电池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燃料电池相关解决方案、储能变流器及充电桩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及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3C、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储能及充电服务领域。目前,在东莞、昆山、天津设有分/子公司,在宁德、重庆设有办事处。
星云股份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 重点专项相关课题承担单位,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作为锂电池设备企业,星云股份还参与了4项国家标准制定:GB/T 31486-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1484-201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38331-2019《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通用技术要求》、GB/T38661-2020《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技术条件》。
2020年公司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834万元,同比增长51.62%;净利润5241万元,同比增长724.9%。2020年11月,因企业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稳步发展而荣登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等主流媒体。
随着全球汽车行业电动化趋势加速,相应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加紧迫,而汽车电池技术在朝快充方向发展的同时,也对现有的电网负荷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为此,星云股份积极进行布局,一方面对内积极对充电桩及储能核心设备涉及的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进行储备,成功研发了大功率充电桩及智能变流器(PCS),另一方面与CATL达成储能领域合作,共同设立了合资公司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并落地了多项智慧能源及“光储充检”智能电站项目。
星云储能变流器有250kW、500kW、630kW、1250kW、1500kW等系列,产品具有以下特点:1、高效转换:三电平拓扑技术,转换率高达99%;2、适应性强:最大总谐波失真≤3%,防孤岛及高低压穿越功能;3、安全可靠:多重安全保护,且具备电池双向充放电管理,延长电池使用寿命;4、兼容性强:兼容多种电池接口,具有多种充放电工作模式。
星云智慧能源管理云平台是星云股份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和智慧能源管理机制所推出的。在提供专业充电设备的同时,从订单管理、报表查询、智能运维、远程监控、电池检测、故障预警、大数据应用等方面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提供辅助服务。通过软硬件的联动,结合大数据分析、算法等技术,实现站点的有效监控、预警及分析,有效解决运营商所面临的设备利用率低、运营人力不足、充电故障发现难以及电站报表获取难等问题。
星云股份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宁德时代、时代星云及各大交通充电运营商如国网、闽运等强强联合,加强技术合作。由星云股份提供储能变流器、充电桩、智慧能源管理云平台,宁德时代提供储能电池、时代星云集成其EMS等关键技术打造成光储充检智能充电站解决方案,在为国网、闽运等汽车充电运营企业提供充电服务的同时,还可让其享受汽车电池在线检测等增值服务带来的收益。而新能源车主在给汽车充电的同时,还可获得一份汽车电池安全检测报告,及时了解爱车电池健康状态。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全球5G浪潮、电动工具电池锂电化国产化、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等背景形势下,星云内外兼修,凭借着优质的产品与业务模式,进一步拓展了市场深度与广度。未来,星云股份将持续紧抓新能源汽车后服务市场及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契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促进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CIES2021:储能产业年度盛会
作为推动储能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全球顶级盛会之一,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前十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之上,继续保持着高规格、国际化、平台化、全面化的特色,围绕储能行业的重点、热点问题,与行业同仁一起,探索储能技术应用步入商业化阶段的发展路径。
据了解,本届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主办,已得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新型电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化学与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碱性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与物理电源重点实验室等100余家机构大力支持。大会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组和中国储能网联合承办。
大会将设置13个专场论坛,分别为: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开幕式及储能产业政策解读专场、国际储能专场、储能安全与标准检测专场、储能系统集成及梯次利用专场、储能电站规划与设计专场、储能项目建设与投融资专场、储能电站并网与调度专场、储能电站建设与运维专场、新型储能技术及应用专场、电力辅助服务及现货交易专场、综合能源服务与车电互联专场、氢储能与燃料电池专场。
为期三天的会议,主办方将邀请200余家产学研机构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联合支持,130余位行业专家做主题分享,会议期间还将发布《2021年度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