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双碳与新型能源系统 返回

欧洲能否实现2030年减排目标?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伍德麦肯兹WoodMac 发布时间:2021-02-27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二月份,由伍德麦肯兹欧洲燃气研究总监Murray Douglas撰写的Fast and furious:Europe’s race to slash emissions by 2030现已发布。以下为英文报告的中文摘要。报告全文供免费下载,链接详见文末。

核心观点

欧洲最新制定了2030年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55%的减排目标,此举使其无可争议地成为了实现全球远大气候目标的领跑者。但是,随时时间节点快速临近,该地区距离实现这一目标仍然任重道远,因此需要做出巨大的改变。

伍德麦肯兹最新基准预测显示,欧盟或将无法实现其2030年减排目标,预计届时排放量将比1990年减少46%,与既定目标相差9%。

欧盟加快能源转型速度,与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一致。若想实现这一目标,在伍德麦肯兹2度预测情景下,还需实现以下几点:

到2030年,电动汽车(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必须达到欧盟乘用车销量的97%

电网基础设施实现规模化快速拓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必须较2020年水平分别增加162GW和253GW

必须加快2030年前85GW燃煤电厂的退役速度,同时还要提升碳排放成本,最大程度地推进煤转气

但是,即使是在2度情景下,欧盟到2030年的排放量也只能减少53%。要达到55%,还需要多花两年的时间。

要实现2030年的目标,欧洲便必须完成我们所假设的一切,但速度需要加快。此外,由于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普及方面的潜力有限,它必须在能源效率和建筑物电气化、减少出行量以及改革碳市场三个关键领域加大力度。

欧盟的排放交易体系(ETS)覆盖了欧盟大约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该计划大规模扩展到其他部门的可能性不大,但有可能把海上排放包含在内。尽管如此,到2030年,排放交易体系部门也只能实现目标减排量的三分之一,这一事实凸显了改革的必要性。改革应围绕两个关键领域进行:

明确碳成本,促使投资者改善结构性投资

确保欧洲各行业承担碳排放成本,从而做到既激励脱碳行为,又不增加碳泄露的风险

2030年前碳成本的确定性将加快煤炭淘汰计划的实施速度,就像英国所做的那样。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更具竞争力,项目规模将扩大。迅速发展的低碳氢储备项目将得到扶持,市场将更多地参与到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的开发中来。

数据来源:伍德麦肯兹能源转型服务。*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例如林业项目;**电力和工业领域的CCS假定捕获率为90%。2021年2月1日起的欧洲排放配额价格(EUA)

到2030年,在排放量减少55%的情况下,天然气仍将保持市场竞争韧性。伍德麦肯兹估计,到2030年,液化天然气在欧盟天然气供应组合中的占比将为27%。碳和甲烷的减排压力将促使液化天然气供应商减少从气井到客户端过程中的排放量。

要确保天然气在2030年以后的发展前景,燃气发电行业和难以减排行业必须实现大规模CCS。

寻找低碳机会的私人资本投资将成为关键一环。政府必须采取激励措施来“吸引”私营部门的投资。可再生能源已经通过这样的方法获得了实质性发展,上网电价补贴和电力承购协议也为投资者获得回报奠定了基础。

2030年前,市场仍需5,850亿美元的投资来扩大风电、太阳能发电和储能技术,电力市场转型也需要进行电网基础设施建设,这其中都孕育着巨大的机遇。欧洲必须迅速从一个根据需求对供应进行集中调度的电力市场,转变为一个可以灵活响应需求、充分调配可再生能源的电力供应市场。

要实现更大的减排量,欧洲决策者将需要做出艰难的,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不受欢迎的决定。不过,该地区也希望通过其大胆的举措来激励其他国家采取同样的做法。特别是在制定短期目标(例如欧洲2030年的目标)方面。

旨在激励人们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而做出更坚定的全球性承诺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将于2021年11月在格拉斯哥举行,在此之前,欧洲对于其净零排放路径的规划将受到所有人的瞩目。

分享到:

关键字:碳减排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