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首屏板块>矿产资源开发与保障 返回

科学家利用弱电解质键让锂金属电池在低温下更好地运行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cnBeta 发布时间:2021-03-02 浏览:

为了探索更具应用前景的锂电池,许多研究团队已将目光放到了基于纯锂的金属阳极方案,而不是当前普遍采用的混合材料。同时为了攻克在低温下性能不佳的缺点,该领域的科学家们也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比如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的研究团队,就依靠电解质中的弱键,释放了锂金属电池在寒冷条件下的空前性能。

锂离子和电解质分子之间结合的模拟结构(来自:UCSD)

锂金属电池之所以被寄予厚望,是因为与当前普通的石墨 / 铜混合材料相比,纯锂金属阳极具有出色的能量密度。

在巨大的差异面前,研究人员将之描述为一种“梦想材料”,并且期望成为未来打破能量密度瓶颈的一个关键。

作为在循环过程中于电池两极间来回携带锂离子的溶液,电解质在一块电池中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

通常情况下,低温电池需要额外的加热系统。不过加州大学圣迭戈(UCSD)研究团队正在开发的这种锂金属电池,却有望在极端低温下进行高效的充放电。

据悉,其目的是开发出一种不会冻结的电解液,并且能够在低温下保持锂离子在电极之间的流动性。

目前研究团队正在尝试两种类型的电解质,其中一种可与离子牢固结合、另一种则要弱得多,进而验证哪种情况更适用于低温工况。

结果发现,在 -60℃(-76℉)环境下,采用牢固结合电解质的这组实验电池仅能坚持两个循环,而后就停止了工作。

作为对比,采用弱结合电解质方案的电池,可在经历 50 次充放电循环后,依然保持平稳的运行,且能够保留 76% 的原始容量。

如果将工作温度改成 -40℃(-40℉),弱结合电解质方案的电池组更能保留初始容量的 84% 。

论文一作 John Holoubek 表示:“我们发现锂离子与电解质之间的结合、以及离子在电解质中所占据的结构,与它们在低温下的表现有极大的关联”。

针对此类概念验证电池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弱结合电解质能够让离子更均匀地沉积在电池阳极上,而强结合电解质则会导致块状和针状的沉积(枝晶)。

枝晶是改善锂电池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公关方向,因其可能导致电池发生短路失效等严重故障。

研究合著者 Zheng Chen 表示:“通过在原子层面了解锂离子和电解质的相互作用,不仅可以提升锂电池的低温表现,还有助于防止枝晶的形成”。

展望未来,这种类型的设备有望在外层空间和深海勘探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关这项研究的详情,已经发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期刊上。

原标题为《Tailoring electrolyte solvation for Li metal batteries cycled at ultra-low temperature》。

分享到:

关键字:锂金属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