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皇明太阳能一位高管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对终止上市的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数日后将召开澄清会进行答复。
巧合的是,皇明太阳能申请“终止”前夕,新华社报道称“中纪委对山东省原副省长黄胜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检查”,而皇明太阳能发展黄金期恰好是黄胜以德州市委书记职务主政德州之时,因此目前流传的众多猜测版本,几乎都把皇明太阳能此次IPO折翼归结为与“黄胜案”有关。更有坊间消息称,黄胜与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已结为儿女亲家,借助此亲缘关系,皇明太阳能以低于地价1/3的价格拿到皇明太阳谷3000多亩土地。
对于上述传闻,皇明太阳能公关部相关负责人日前澄清称:“黄鸣之女与黄胜之子为夫妻”及“因黄胜关系低价拿地”的传闻均不属实。
有知情人士对本报透露,皇明太阳能既是当地的龙头企业,又帮助政府举办了世界太阳城大会,政府在土地、财政、税收、资金等方面对其实行优惠政策也属正常,关键看获得方式是否规范合法。
在前述业内人士看来,皇明太阳能之所以再度搁浅IPO,实际上与该公司的“不务正业”关系更为密切。“太阳能行业门槛本来就不高,皇明在没有太多核心技术的情况下,非但不专心做好主业,还大肆扩张业务板块,搞多元化经营,必然导致其经营业绩不佳。”前述人士告诉本报记者。
这一说法可通过皇明太阳能近期的经营业绩给予证实。由于目前皇明太阳能尚未预披露,因此其上市主体的业绩尚无确切数据。但在其母公司皇明洁能控股的几份审计报告中,皇明太阳能业绩的下滑已有迹可循。
公开数据显示,2007年—2011年三季度,皇明洁能控股的净利润分别1.57亿元、1.97亿元、1.09亿元、7495.84万元和2752.54万元,净利润率分别约为11.6%、12.5%、8%、4.1%和2%,2009年以来业绩下滑明显。而新上市的同行业内公司日出东方的母公司2009年—2011年的净利润率分别为11.75%、4.15%和12.57%。二者经营状况差距之大可见一斑。
根据皇明洁能控股公司2010年的审计报告,该年度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子公司共有12家,涉及太阳能热水器、镀膜玻璃、房产开发、信息咨询、旅行社、会展、酒店等多种业务。
虽然皇明的上市遇挫,但董事长黄鸣似乎并未受到事件影响,在其个人实名认证的微博上,黄鸣气定神闲地透露了其近几日的行程:7月7日“在低碳体育场和德州陵县老北京队进行的一场球赛”、7月10日迎接“拉美13国代表齐聚太阳谷”、7月11日“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梦想赢天下中国创新论坛”。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除了皇明太阳能自身经营管理不善方面的原因,光伏等太阳能产业因产能过剩、欧债危机、美国“双反”调查等多重利空影响而身处产业寒冬的残酷现实,也使太阳能企业业绩普遍表现不佳,目前并非进军资本市场的良机。数据显示,截至6月14日,今年已有7家国内光伏企业IPO搁浅。在这样的产业环境下,皇明太阳能上市遇挫也许并非偶然,也不应被过度关注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