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光伏投资:观望还是逆势寻找商机

作者: 来源: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2-07-18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这两天,山东德能量子光电公司董事长薛焕章有些郁闷。
  “本来已经要谈妥的投资项目,因为近期PE、VC对整个光伏行业‘弃光’势头强劲,又要被拖延一段时间了。”这让薛焕章着实感到企业扩张的压力。
 
  “受整个行业不景气的拖累,之前主动与我们接触的投资方逐渐放缓了评估节奏,让我们这样有核心技术急需发展的光电企业很受伤。”接受采访的薛焕章显得有些沉重且委屈。他认为,自己的企业是属于被“误伤”的。
 
  薛焕章介绍,自己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太阳能小功率LED路灯,产品定位在整个光伏产业链环节中属于光伏产品终端应用。
 
  “光伏行业不景气,产业链各环节成本一降再降,但对我们这样光伏应用企业属于利好,企业对组件的采购成本将大幅下降,这一投资优势被投资机构忽视。由于近期PE、VC集体‘逃离’光伏市场,对涉‘光’企业都保持观望态度,我们企业也受到了牵连。”薛焕章说。
 
  企业尽管有所抱怨,却也无计可施,现在惟一的办法只有等待。
 
  资金链卡住企业生存“命门”
 
  有同样遭遇的并非只有薛焕章所指的光伏应用企业,整条光伏链上的企业都在经历光伏行业最为艰难的阶段。
 
  据记者了解,目前PE、VC逐步撤离光伏行业的势头日益明显,陆续出现光伏项目被弃的情形。部分PE、VC机构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均称对光伏行业投资的项目“要审慎、暂缓进入。”
 
  观望成了光伏投资机构的一种常态。
 
  但光伏企业却有些等不起。70%-80%的企业将因资金链的断裂游离在生死边缘。
 
  上半年几家重要光伏企业IPO相继受阻,这一现象也被看做当前资本撤离光伏的标志事件。资金短缺使光伏企业的生存变得有些喘不过气来,此时光伏行业无论大、中、小企业发展都出现了乏力状态,自顾不暇。“企业倒闭似乎就在一吸一呼之间”,成为多个光伏企业最真实的感受。
 
  PE、VC的撤离,银行贷款成为企业的一线希望,但情势似乎更加恶劣。
 
  “与之前相比,银行对企业贷款仅停留在态度上的转变,实际的条款限制比之前更为苛刻。各种流程、手续需要企业不断地闯关,企业想从银行贷款基本无望。”薛焕章表示。
 
  据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自今年三月“两会”中提出太阳能产业面临过剩后,国家几大银行均对光伏行业贷款实行了紧缩政策,部分国有银行已经全面停止了对光伏行业的贷款业务。光伏企业从银行贷款难度增大,迫使光伏企业转向其他方式进行高息融资。
 
  “内忧外患”,企业被动发展
 
  企业外部融资困难,内部工程回款也不容易,在资金运作上始终难改被动局面。企业承接的部分工程项目经常被要求先行垫资,回款时间长短也考验着对中小企业的生存能力。
 
  “很多政府工程都要求企业先行垫资,”薛焕章说,“2011年,我们中标了某地方政府600盏太阳能小功率LED路灯的工程,在工程完成、验收合格一个月后,当地政府仅给付了50%的工程款,半年后才付剩余45%的资金。”
 
  但这样的结果依然让薛焕章感觉可以接受。他说:“与其他企业始终要不回资金相比,我们已经非常知足了。企业2005年一项工程款曾被压了好几年。” 
 
  同时,薛焕章也表示,某些地方政府项目招标时,很少考虑各种产品在质量与核心技术上的成本差异,一味以“低价中标者得”为标准。导致拥有核心技术、真正想发展事业的企业几乎无利可图,陷入发展困局,加上一些行业搅局者,以低价竞标,导致优秀企业发展更加举步维艰。德能量子也曾有这样的经历。
 
  薛焕章介绍,2010年,当地政府路灯替代工程开始招标,那个时候我们非常想拿到这个项目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展示,政府也非常看好我们的技术。经过成本核算,企业决定以成本报价12000元/盏进行投标,但在投标期间,一家非实体企业的厂家报出以9800元/盏进行搅局,而当地政府却坚持认准这家报出的低价,要求我们企业按照此价进行投标,企业最终无奈接受了这一亏本价格。
 
  “这种项目让企业在资金运作上屡屡受制,并深受其害。”薛焕章说,2011年当地生产路灯企业的六朵“金花”,现在只剩德能量子一家。
 
  “产业幻灭期”更具投资机会
 
  对于光伏行业正遭遇的资本逃离风潮,美国最大独立的投资银行杰富瑞太阳能资深分析师徐珉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并不认同。他说:“2007年,8家在美上市的光伏企业总市值达320亿美元;现在11家在美上市企业的总市值仅为20亿美元,不及2007年的一个零头。但也不能说明所有的光伏投资人都已经在逃离幻想破灭的光伏行业。而事实情况恰恰相反,有更多的投资人给我们打电话询问光伏企业什么时候会出现反弹?”
 
  “如果用著名IT咨询公司的‘炒作中心’的曲线概念来看中国光伏行业,此时光伏行业正处在‘产业幻灭期’阶段。”徐珉说,“2005年至2007年被称为‘光伏技术出发期’或‘光伏政策出发期’,光伏行业在政策的推动下得到大的发展;但2008年之后,光伏行业由于过度投资和产能过剩已经进入‘幻灭期’。”
 
  “一个产业到了‘幻灭期’的时候才是最好的投资机会。”徐珉说,“以网上书店亚马逊为例,在2001年网络泡沫破灭的时候,股票一路跌破6美元,在经过长期的复苏期之后,当前亚马逊股票价格上升到225美元,比低谷的时候比涨了38倍。” 
 
  徐珉介绍,国外的投资人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而据记者了解,一些嗅觉敏锐的国内投资机构也同样有此认识。北京亚泰融通投资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公司并未远离太阳能领域的项目,仍在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同时,公司对现有的一些具有发展潜力、且拥有核心技术企业的合作项目将加快推进速度。”这样的消息无疑将提振投资界对光伏行业的信心。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投资 观望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