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完成新能源汽车3年0万辆目标 专家认为有难度

作者: 来源:腾讯 发布时间:2012-07-20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日前,酝酿两年之久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由国务院正式发布。《规划》中明确,新能源汽车发展将以纯电驱动为发展和转型的主要战略方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 
 
    专家

    政策实施力度是关键
 
    中国汽车研究中心专家刘博和记者在网上聊天时表示,《规划》指明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线,同时兼顾了目前我国新能源车的发展现状。还指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操作方案与保障措施,同时明确了相关部门的职能,“应该说《规划》出台对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 ” 
 
    记者仔细研读《规划》发现,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对此刘博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要在3年内实现50万辆目标,似乎并不容易。“众所周知,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时主要的几个顾虑是:购车成本、安全性、便利性。 ”而《规划》明确提出了推动充电设施建设等多项措施,“应该说为这几大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但具体效果还要看政策实施的力度。 ” 
 
    消费者

    普遍持观望态度
 
    记者就《规划》相关问题,采访了常规汽油车型的车主,以及持币待购的准车主,他们普遍表示,在新能源车之中,油电混合车型比较容易接受。而纯电动车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比如在路上没电了去哪里充电?居民社区停车场充电电桩的普及工作进度如何?跑高速的时候没电怎么处理?这些都是车主所关心和担心的问题。 
 
    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也问题多多。虽然电池电量用完以后,小功率发动机能充当发电机的作用为蓄电池充电,而且小功率发动机在油耗方面也相当理想,但充电站的问题同样也需要时间去建设和普及,整车价格普遍居高,保养维修和安全性等问题,同样是消费者所顾虑的。所以相比之下,油电混合车型既能保证日常的正常用车,也能得到低油耗的表现。 
 
    因此,多种因素制约之下,就目前市场反应来看,油电混合车型更受到消费者青睐,对于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消费者普遍持观望态度。 
 
    经销商
 
    目前对销售基本没影响
 
    对此,记者还采访了沈阳地区奥迪、一汽丰田、上海通用别克等几家经销商,他们均表示对销量影响不大,毕竟消费者对于新能源的需求不明显,单店月均销售量也就几台,推动作用也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加上油电混合车型出厂比例非常小,并不能显示出任何优势。 
 
    这些沈阳经销商表示,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价格高,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售后服务等很多方面仍是空白,消费者普遍观望很正常。因此,《规划》的出台对于终端经销商来说并没有起到任何影响。 
 
    厂商

    中长期发展影响不大
 
    记者采访某自主品牌汽车公关部时,该企业谢先生透露,油电混合动力技术仍是现阶段,甚至是中长期的发展潮流。他举例说,别克君越的eAssist,本田即将推出的CR-Z,奥迪最新推出的“全混动”Q5,丰田先后推出的普锐斯、凯美瑞・尊瑞、CT200h,以及计划即将推出两款全新的“双擎”混合动力车型等等,这一系列的车型都属于油电混合动力车型,也就是说还是以发动机为主要动力来源,小功率发动机充当辅助作用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该车企谢先生认为,这样可以保证消费者的正常用车,减少不必要的用车问题,同时避开现在充电设备不足的硬件问题;二来通过优化动力系统、传动系统进一步提升效率、降低油耗,同样达到环保的作用,与《规划》的指导思想并不违背。 
 
    其他部分汽车厂商也表示,车企从未放弃过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品的研发,以丰富新能源产品的阵容。 
 
分享到:

关键字:完成 新能源 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